顯示具有 單車-林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單車-林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4日

走,讓我們相約翠峰湖看雲海去!


今天在宜蘭甚麼天氣都被我們遇見,但也甚麼美景都看到,所以灑花放鞭炮啦~~
----------------------------


從第二本新書出版前忙著校稿、編輯影片、準備簡報等工作,
我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跑比較遠騎車了(大部分都是夜騎,或是假日短途郊山行)。
前陣子進入梅雨季,天氣一直很不穩定,但我和Toby已經快受不了,
因此決定這周六(5/25)只要天氣不要太離譜,即使得穿雨衣,也一定要到山上騎車,
非得好好吸幾口清甜的空氣才甘願。

很幸運的,到了周四,天氣預報似乎很樂觀,
在傷腦筋要安排去哪時,恰好FB上看到新加坡的George等人來台灣,在太平山拍的動人照片吸引,
不假思索的,就決定要拜訪好幾年沒去的太平山(雖然太平山周六降雨機率還有60%,但已經不管那麼多了)!

2012年1月13日

【圖文】單車,林道,銀色聖稜線。

騎單車到觀霧遠眺聖稜線,已經是我們冬季必來的行程!而且,是一來再來......

在11月下旬,第一道像樣的冷氣團報到時,抱著嚐試的心態,終於夢想成真的騎著單車穿越雲層騎在雲海上,回來後,腦海一直停在當時夢幻般的大鹿林道圖像,久久沒有消散。

當氣象預測12/3又有一波更強的寒流要抵達,和Toby忍不住又想衝一次觀霧,
這時,連續去多回都沒有走的榛山步道,很自然成為這次的主角!

當然啦,這次希望一樣可以看到雲海......

2011年11月23日

拜訪雲海的故鄉【圖文】



台灣


來自大陸和海洋的氣流相會,造就了特有的季風氣候


而且,台灣因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有了高聳入天的五大山脈
氣候造成濕潤的霧林地帶為這裡帶來了蓬勃活力


因此,這充滿生命力的小島,
已成為我心目中『雲海的故鄉』




在好幾次的大鹿林道/觀霧的單車行程,總是挑著好天氣才成行,但這次為了純粹想上山呼吸新鮮空氣,因此出發前雖然連續下了幾天的雨,但只希望當天雨能停,至於是不是有陽光就不太在意了......

由於上回騎到觀霧時原本計劃要去加碼走榛山步道,後來因天氣變壞而作罷;這回上山,打定主意除了由雲山部落騎到觀霧當作熱身外(距離約11.5k/海拔1400m~2100m),要由觀霧的四個步道挑一條來好好做個「森」呼吸。


2011年7月11日

雪霸-觀霧 大鹿林道頹廢淋雨單車行

單車,讓林道更有色彩!

前一陣子在網路新聞中,看到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的臻山步道恢復開放,
便開始積極想著要再次到觀霧,除了騎車外,也要另外加碼到步道健走,而步道一開始選擇的就是臻山步道,
不過,經過去電觀霧和在網站做足功課,最後決定加碼的部分改為「觀霧瀑布步道」.......

會捨「臻山步道」的理由是這步道走一圈要4小時,
而「觀霧瀑布步道」只要約2小時,較適合騎完車加碼,「臻山步道」還是留著找機會專程來健走吧!

2011年4月18日

跳動和速度的迷戀,羅山林道北線單車行



羅山林道,一直是車友口中的好路線,但讓我最有深刻印象的,
是幾次由霞喀羅古道石鹿端進入,在距古道口大約1K處有個寫著「羅山林道 1公里」的指標,
每次順著指標方向看過去,幽綠的小徑的另一頭總是深深吸引著我們。

很可惜的,這個指標所指向的羅山林道南線,
中間已經崩塌毀斷,連以登山方式也不好通過,單車更是不可行。
由於無法由羅山林道/霞喀羅古道串成一個環狀路線,加上好友阿凱幾年前騎過羅山林道北線,
覺得林道距離較短,騎的爽度總是打了折扣,也不建議我們特別跑一趟。

就這樣過了幾年,總是沒有認真安排去羅山林道.......

2010年7月5日

清石林道-霞喀羅古道青爽單車行


進入夏天之後,氣溫明顯飆高,
因此安排騎車的路線還是以高山最佳,
周日(7/6)難得有空,和Toby/少飛/Jeff相約到山上騎車,
位於新竹五峰鄉的清泉至霞喀羅古道入口的清石林道(也有稱為石鹿林道或清石道路),
是一條適合夏天清晨來騎的好路線!

2010年1月15日

驚豔黃金聖稜線.....大鹿林道-樂山林道(樂活騎士聯播文)


在樂山林道上,用冰柱煮杯咖啡吧.....
------------------------------------------------------------------------------------------------------------------------------------------------------------

2009年11月10日

東眼山林道+東滿步道 輕度off road (樂活騎士聯播文)




炤棋騎著騎傘兵車,奔馳在空氣和景色都極佳的東滿步道,
看起來騎的很爽,下回若是有類似的行程,
一定要再把他約出來,到時候多找幾台傘兵車一起上山off road,必定會很有趣才對!

這次的行程起源於Toby看我樂活騎士的行程到處騎車賞景,
她卻少有機會同行,連平時陪她的夜騎次數都變少,
因此上週早早就跟我敲好週六要出去騎車,而且要騎一整天的行程,
要我好好規劃,補補她很久沒有享受長程騎車的樂趣。

2009年9月7日

芬多精的故鄉-大雪山林道 ( 樂活騎士聯播文)


經常雲霧縹緲如夢似幻的大雪山林道,若不是林道上的路標提醒,還真以為是已經置身在山水國畫中......

(此篇文章原發表於我另一部落Montague單車樂活騎士網誌,但由於屬於林道路線,因此在此同步PO出)

大雪山林道一直是我非常想拜訪的一條林道路線,去年七月原本計畫好要成行,後來因為參加的車友約的不是很順,臨時跑去另一個也是計畫中的熱門林道路線,位於雪霸國家公園雪見遊憩區的-司馬限林道
儘管去年錯過了,想完成雪霸國家公園週邊適合單車旅遊的路線計畫,一直是我的願望,事隔一年終於有機會造訪。

2009年7月26日

四季/嘉平林道 加羅湖夢幻單車一日遊


 我們回程穿梭在濃霧中的四季林道,點亮尾燈方便互相辨識出位置.......這趟四季/嘉平林道/加羅湖夢幻單車行,真是過足了單車林道騎車和爬山的樂趣,令人回味無窮!

光名字就很吸引人的"四季林道/嘉平林道",這兩年不時在網路上車友的遊記中出現,年初騎中橫宜蘭支線騎往武陵農場時,有經過林道入口的四季部落,附近的景色絕佳,讓我決定找機會一探究竟,但事隔半年,還是流於MSN上和車友打打嘴砲沒有成行!
沒想到今年又出現了兩篇遊記(作者分別是JCJack),他們除了騎這兩條林道外,同時也攀登上著名的加羅湖,這個4+2+2的經典行程,完全征服我的意念!

2009年7月13日

桶後林道親子單車盛夏清涼之旅


夏季單車活動快樂時刻-翡翠水庫旁配著烏來桂山電廠的冰棒

在盛夏天氣騎單車,我們這種已經上癮的單車家庭,還是想盡辦法找些樂趣來降低高溫帶來的不便!
昨天和已經放暑假的Justin大約討論10分鐘就產生共識:

2009年3月22日

太平山+翠峰湖單車春騎


翠峰湖前的爬坡段

阿凱前年就提過要去太平山,兩年來我們經常提起要一起去挑戰,但總是不了了之,這期間倒是幾個同好自己都私下安排時間去騎過,包括我也是在前年11月也曾來騎過過一次.不過,相約一起來太平山還是一直無法成行,甚至幾次真的約騎最後都宣告倒團.....

這次在3月初終於跟阿凱敲定3/21要來一趟名為"翠峰湖春騎"的太平山+翠峰湖單車單日騎,希望在東北季風與梅雨季間的空檔,有個好天氣可以破除大家無法一起騎上太平山的魔咒,也當作今年大家的單車暖場秀,讓大家找個理由把單車拉出來曬曬太陽!

2009年1月4日

大鹿林道-白色聖稜線


經過一上午的努力,終於看到期待已久的白色聖稜線

元旦那天,凌晨挖起Toby和Justin,去騎了一趟冷水坑及助航站,期待是否能像2005年元旦一樣,在山頂可以遇到下雪,可惜雪沒看到,倒是忘記帶長指手套,下滑時差點凍僵,還是度過一個難忘的元旦紀念日......

2008年7月7日

MTB聖地--司馬限林道(雪霸國家公園-雪見遊憩區)

以登山車的標準而言,往雪霸國家公園-雪見遊憩區的司馬限林道,是條路況極佳的林道,在雪見遊憩區重新開放後,道路品質佳,沿線路標清楚,即使由台北第一次來也不會走錯.

很重要的是所謂路況極佳,是指由指標0KM起至林道後段,柏油/水泥混合路面有19.5km,碎石+泥土路面10km,高度上升一千多公尺,非常適合單/雙避震車登山車配巧克力胎騎行.如果是開車就很抱歉了,除了一路顛簸甚至會卡到底盤,到了遊憩區後,除非是喜愛健走的朋友,那裡並沒有特殊景點可以走動.嚴格的說,這裡的景點應該是由大湖起至遊憩區,一路上的山色就是最佳景點,以單車慢慢騎士就是最佳的旅行方式.

這次臨時決定去司馬限林道,完全信賴國家公園級的規劃建議,由國一道南下至苗栗下交流道,轉72號快速道路至大湖,按照沿途指標前進雪霸國家公園的司馬限林道.




我們由大湖走司馬限林道至雪見遊憩區整個路程如下:

大湖市區(海拔約280M)--6KM--中興檢查哨--13.7K-- 二本松鞍部(約780M,我們單車由此出發)--6.7KM--雪霸國家公園界碑(盡尾山登山口)--3.5KM--雪見遊客中心暨管理站(約1860M)--6.6KM--北坑山登山口(約2000M)

備註:
1.中興檢查哨辦理入山證,欲走司馬限林道後段者須申請至"北坑山"或"東洗水山",否則在遊憩區往司馬限後段時會被管理人員擋下.
2.里程路碑參考: 中興檢查哨0KM  二本松鞍部13.71KM  碎石路起點19.5KM  雪霸國家公園界碑20.25KM  遊憩區入口23.5KM

3. 里程路碑19.5KM前為柏油+水泥路面,之後為碎石路面.

2007年11月16日

踩了十小時換來露臉11分鐘的太平山翠峰湖!!

看遍了許多太平山及翠峰湖的單車遊記,總是想有朝一日我也要去騎一趟!

第一次機會是今年的9月24日連續假期,前一天晚上就開車載著單車跟老婆沿路找汽車旅館,從礁溪一直找到羅東通通沒有空房間,半夜一點多只好停在羅東的一處加油站睡車上,一大早再趕到土場,無奈整個太平山山區下著大雨,後來載著單車上到太平山想碰碰運氣,看到翠峰湖的道路是否雨會小一點,結果山上大霧濛濛,只好又載下來。

第二次是上周日(11/4),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從氣象資料中研判太平山應該還是不太平,所以最後放棄攻太平山,跟好友阿凱一起走了一趟觀霧,但心中還是對於太平山(尤其是翠峰湖)念念不忘。

上周,氣象報告愈來愈樂觀,加上週一公司恰好沒很多事,因此請一天特休,好好的安排了一次太平山+翠峰湖,在10度以下的低溫中騎車,夾雜著細雨,真是刻苦銘心........

清晨四點鐘,再次觀看衛星雲圖,雖然宜蘭地區雲層還很多,但是雨已經停了,由於是一個人去騎車,將單車塞到後座就出發了。




雪山隧道車很少,甚至有時前後看不到半輛車,看看後座的單車,內心OS的是真的有必要如此請假一早出門,在家睡大覺不是比較好?!

2007年11月7日

久違了! 觀霧 (大鹿林道主線單車遊)

清泉-觀霧單車行

 找機會親自來一趟,最好是用單車帶著你來,柳杉樹海中的杉葉清香,會伴隨你一路爬昇,進行神奇的作用,化卻身上所有的疲憊。
與單車off road不同是,林道可以讓人分泌腦啡帶來愉悅,而不是讓人興奮的腎上腺素。


2007年9月4日

棒呆了! 內洞林道



在經過一整天的off road後,070902內洞林道單車之旅每個成員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











清晨5:00就從中和直接騎車前往烏來,準備參加在mobile01單車版上,由阿海兄所號召的烏來神祕林道off road行程活動。

2007年7月3日

再闖桶後林道

2007年6月17日星期日

人員: 我和老婆

時程: 0530中和---0700烏來---1215桶後林道最高點---1430宜蘭火車站


這是一次非常具挑戰的路程

今年228走了生平第一次騎單車桶後越嶺到宜蘭,讓我印象深刻,越嶺可以帶來結合單車及登山兩項運動豐富的樂趣,著實很想再走一趟.

在這同時,一直陪老婆練車,從河濱自行車道到中和烘爐地,漸漸的,她在體重及體態上的改變,已經讓她愛上單車運動了.大台北的風櫃嘴,大屯山等熱門路線都有我們騎行的輪跡.

在看到mobile01自行車版上有人正在招兵買馬要去桶后越嶺,加上上次同行的好友阿凱兄也來電邀約,這時突然心念一動!不如也邀請老婆參加,體驗一下完全不同的單車旅行,結果她毫不遲疑的答應了!

沒想到的是,台北因為梅雨季天氣非常不穩定,網路上原先邀約的桶後越嶺的活動暫停了,讓我開始猶豫是否要改期,因為越嶺後段扛車部份,若是只有我跟老婆,恐怕會很辛苦!


單車淡蘭-騎進淡水,踏訪清法戰爭遺址與馬偕足跡

搭渡船往淡水途中,展望興建中的淡江大橋 在這篇 《單車淡蘭,一個在近代發展軌跡中認識北台灣的路網簡介》 中,我們介紹過《單車淡蘭》整架構(「單車淡蘭」這四個字的由來我放在文末),也簡介了許多景點。 實際上我們的遊程設計不是單純的路線景點串連,而是「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依照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