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shosho走完part 2,兩個人有要繼續完成part 3的默契,好不容易在12月敲定時間,這次預計要由上次離開處繼續騎到台北。
不過實際路線有點調整,因為上次騎到水里,原本接著要走的是水里-潭南部落-日月潭-埔里-武界,但這段之前已騎過兩次,且part 3有一大段是與霧社事件有較多的關聯,而霧社事件中賽德克遺族最後被遷到川中島-清流部落,很適合做為prt 3的出發點,因此我們把水里-武界這段調整為台中高鐵-清流部落-埔里-武界,途中還可以順道去造訪台中霧峰的光復新村。
以下就是這次實際走的路線:
Part 3 Day 1
一早,搭上高鐵和shosho在台中站會合,今天的目標期望能騎到武界,不過我們有共識,如果到埔里太晚,就提早休息,因為後天為了要由靜觀部落上攻翠峰,明天一定要在霧社的廬山部落過夜,今天住埔里或武界都可以,所以台中高鐵出發後,邊騎邊調整,到了霧峰的光復新村逛了好久才往清流部落出發。
光復新村
參考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網站資料描述,光復新村是1950年代初期的國民政府,為了防止戰爭會將政府機關摧毀,特地把省政府遷到中部,光復新村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建立的新市鎮(次年再選定於南投建立中興新村)。
這個市鎮在921大地震後衰落,許多家戶都已遷出,但如今有不少藝術家、特色商店進駐,讓綠蔭處處的村落有了新的生命力。
之前因公來過一次,但那次沒有機會四處走走逛逛,這回特地再以單車來造訪,果然是一個值得一訪再訪的好地方。
慢慢逛完光復新村看看時間,這時已經心裡有底,今天大概不可能騎到武界,因此邊騎邊聊,在途中吃過午餐後,下午才慢慢騎往清流部落。
餘生紀念館外 |
餘生紀念館內展示的霧社事件資料 |
進到部落,小逛一圈進到部落最高處附近的餘生紀念館,館內不大,展示了一些霧社事件資料,可能我跟shosho對這事件的背景不陌生,因此沒在館內多停留,倒是在外面聊起原住民在台灣歷史演進過程,所受到的一些不為人知的遭遇,透過騎訪部落,可以有更多面向的接觸,才不會因資訊落差而有所誤解。當然,這樣的旅程多少會有些嚴肅,不能過度期待能適合大眾,但對於有興趣深遊台灣的車友,的確是個好主題。
抵達埔里市區 |
離開清流部落來到埔里,shosho透過搜尋找到一家位於市中心附近的青年旅館,晚上就在埔里落腳,明天在繼續了。
補充一下,在part 1及part 2為了有不同的體驗,因此都有安排露營,但考慮到part 3要由靜觀部落上翠峰那段實在太陡,加上力行產業道路要往福壽山農場段也是大陡坡,為求輕量化,因此part 3捨以往沿途露營模式,改住旅館及民宿。
Part 3 Day 2
一早往武界出發,原本期盼過卓社隧道下滑時可以看到武界著名的雲海,不過畢竟這段路實在陡,光是上爬就花掉不少時間,等到越過最高點(也就是隧道處)開始下滑,太陽已經高掛,濁水溪床上空的雲僅剩一絲絲,過沒多久就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晴朗的好天氣。
卓社隧道是最高點 |
底下就是武界部落 |
好天氣加上今天只需要騎到廬山部落,時程很鬆,因此在武界部落的市集坐下來,喝杯咖啡曬太陽,過了好久才起身繼續今天的旅程。
曲冰峽谷,底下是濁水溪 |
部落在分豬肉,應該是他們有文化活動 |
看到這樣的崩塌,濁水溪得名也就一清二楚了 |
萬大水庫 |
莫那魯道紀念公園 |
離開武界過了兩座隧道,順著投83經過曲冰(布農)、松林(賽德克)、親愛(泰雅)、萬大(泰雅)等部落,在霧社拜訪莫那魯道紀念公園並午餐後,由於騎得慢,已經是下午兩點多,在霧社與廬山部落的民宿聯絡妥後續走台14,在天黑前順利的入住民宿。
雲龍橋 |
廬山部落(不是廬山溫泉) |
今天要入住的馬蘭民宿網路風評非常好,不過位置離部落還有相當的距離,由於民宿老闆剛好在外地,我們到的時候他特地請族人騎著機車帶我們前往,在部落等族人時,我們先在附近的雜貨店採買晚餐,其實就是泡麵、罐頭,然後才跟著一位騎機車,後頭還載著一位小女孩的婦人前往民宿。
馬蘭民宿 |
進到民宿由婦人帶領看了房間以及相關設施,看到這裡雖然是通鋪,但強烈的原住民風格,加上屋子就坐落的山腰上(剛要來的時候其實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實在很令我驚豔。由於今晚沒有其他客人,因此整個民宿就由我和shosho包棟,真的爽呆了!
至於住宿的錢,老闆要我們隔天到位於部落他開的早餐店再付即可,豪爽的老闆加上優異的位置,難怪風評很不錯。
晚上,回想起第一次經過廬山部落,由於也是傍晚,一下子找不到民宿可以住下來,在寒風中意外地看到彩虹橋感動不已;這次來,終於順利地住進民宿,明天的行程雖然不輕鬆,但相信一定會有好收穫。
Part 3 Day 3
天未亮,發現可能有出現火燒雲的機會,趕快把握時機玩一段縮時攝影。
天亮後,依約到民宿老闆在部落開的早餐店吃早餐,早餐店的位置就在部落教會旁,其實這裡也是部落最熱鬧的地方,就在學校前,所以有許多小朋友在此買早餐,老闆忙得不可開交,簡單聊了一下,我們就專心享用美味早餐了(住宿費含早餐)。
遠方是三角峰,等等要爬到那裏 |
山上就是清境農場 |
進到校園,我依照上次來的印象卻找不到那個墓碑,這時剛好有位部落的婦人過來,我趕緊上前詢問:
「請問這裡不是有個墓碑嗎,我怎麼找不到?」
「喔,那個墓碑移走了,移到協會那邊的空地,你們從這邊過去就可以看到。」她怕我們不知道怎走,還特地指了該走的方向,讓我們不用原路繞出去。
據她表示,那個墓碑其實移過幾次,後來經過和他的後人開會決定,才移到都達社區發展協會旁空地。
頭目タイモワリス外十八名之墓 |
來到婦人說的都達社區發展協會,果然看到上面寫著「頭目タイモワリス外十八名之墓」的墓碑。早年因為政治上的因素,莫那·魯道被塑造為抗日英雄,相對的,協助日軍的鐵木·瓦力斯所屬道澤群,自然背上出賣族群的罪名,但追根究柢,這是日本殖民政府為統治原住民利用族群間為生存而成的悲劇。
騎著單車來走走看看,歷史的場景就在眼前,我總覺得媒體、書本的詮釋比不上親自來看過,了解起來還是比較踏實,而且,這段歷史殷鑑不遠,更有許多我們後人可以引以為鑑之處。
靜觀部落 |
準備下切越過濁水溪 |
順著濁水溪溪谷旁的道路,終於來到靜觀,靜觀分成上、中、下三個部落(http://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1&TA_No=3&T_ID=410),我們直接由部落內小路往濁水溪溪谷下切,越過水泥橋開始進入此行最陡的一段路。
回望部落以及濁水溪 |
超陡的農路,只能用推的 |
這段以googlemaps來看,是長約8.5KM,要爬升九百多公尺的農路,所謂農路,先不談有沒有柏油(實際上大多鋪上水泥),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道路不會像一般公路有爬升、彎度等工程規範,所以通常路況跟陡度都很劇烈。要爬這種路,幾乎都要下馬推車,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雖然路很陡推起來很不輕鬆,但由濁水溪最上游的聚落出發往上,隨著高度上升,濁水溪以及周遭山谷的景色越來越開闊,在汗水與大口換氣中,也是一種很特別的成就,甚至是種享受。
翠峰到了,右轉可以接上台14甲往武嶺 |
邊推邊休息邊拍照下,花了三個鐘頭終於上到翠峰,在這邊先與位於慈峰今天預定要借宿一宿的茶廠陳老闆聯絡上(陳老闆是透過一位曾經在慈峰國小教學的臉友所介紹),得知他傍晚才能回到慈峰,因此和shosho在翠峰附近路邊的休息區坐下來午餐及休息,待到下午才起身往慈峰出發。
往慈峰的產業道路-力行產業道路翠峰支線是第一次走,由翠峰派出所進入後幾乎是一路陡下,雖然我的單車制動力沒有太大問題,但剎車拉到手指頭都快要抽筋,才終於滑到慈峰。來到慈峰,這裡的景象可以說超乎我的想像,大片茶園就在陡峭的山坡,往下望,雲朵飄在北港溪上游的溪谷間,更可以看到瑞岩、紅香、力行等泰雅部落,當然還有聯繫這些部落的力行產業道路,看來這次的路線安排的確不賴。
力行產業道路翠峰支線 |
慈峰的茶園 |
較近的是慈峰部落,中間最遠是紅香部落,右側山坡上是力行(馬烈霸)部落 |
稍微停下賞完景,回到現實,我以手機看著地圖,傷腦筋該如何前往陳老闆的茶廠,正在苦惱到底要不要繼續往下滑時,陳老闆夫婦恰好開著小貨車回來,讓我大鬆一口氣,趕緊隨著他,好不容易的來到今天要落腳的地方。
真的好不容易,如果沒有他帶路,以這裡路陡到剎車都煞不太住,再加上岔路沒有指標,我完全沒有把握可以順利找得到啊!
晚上,熱情的陳老闆夫婦準備了一桌可口的菜餚招待我們,大家天南地北的聊著,當然也沒錯過順便向他討教一些在上山種茶的辛酸,讓我對山居生活有更深的認識。
豐盛的一餐,感恩! |
茶廠溫暖的被子 |
Part 3 Day 4
由於之前曾經在臉友臉書看過他分享慈峰的雲海,因此昨晚就跟陳老闆說,我可能會清早就起來拍照,如果有吵到他們,還請多見諒。
果然一早起來,屋外瀰漫在雲霧中,拿出相機到屋外找尋適合的角度,想要碰碰運氣等陽光出來有沒有機會看到雲海。這時陳老闆也起床了,看到我拿著相機,說:
「你騎我的機車到上面,那裏的角度更好,今天一定會有雲海,快去!」
出大景了! |
聽他這麼說,我趕緊抓起單車安全帽戴上,跨上他的機車往昨天經過一處視野很好的開闊地,果然,在武界沒遇到的雲海就在眼前,而且感覺是加倍的壯觀,這次實在太幸運了~
慈峰部落 |
美美的銀杏落葉 |
急速下降,已經比雲層低了 |
天空之城-瑞岩 |
Sbayan (斯巴揚平台)上的Sbayan /Pinsbkan泰雅民族起源地,是泰雅族Knhakun(Squliq賽考列克語族及Mb’ala(S’uli/C’oli澤奧利語族Mb’ala語群) 所認知的始祖起源地。平台上矗立的巨石,是Msthbwan瑞岩部落族人口傳與日治時期以來歷史文獻及研究者探討泰雅民族起源與族群遷徙擴散的具體認知與象徵焦點。
Sbayan泰雅民族起源地-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culturalLandscape/20160818000001
Sbayan的位置,是在瑞岩舊部落北港溪左岸的河階平台上,前兩度騎經力行產業道路,都因時間因素沒有找到正確位置,今天可以說是專程前往瞻仰這個巨岩,因此,一早由慈峰開始往下,快接到力行產業道路時,稍微停留,看著陽光灑上被暱稱為天空之城的瑞岩舊部落後,再穿過舊部落,找尋這個傳說中的聖岩。
最後,由一條小徑穿過,眼前豁然開朗的是一處寬闊的河階地,再轉幾個彎,終於看到一個巨岩矗立在草皮廣場中央。
Sbayan到了! |
我謹慎地停下單車,看著這個傳說中泰雅族發源地,心裡默默地說著:
「騎了這麼多年,終於來到這裡了!」
看著山谷上方幾乎無雲的藍天,心中湧上一股強烈熱血,覺得這時我已經完成這次南向北的原鄉路線挑戰,後面雖然還有兩天的路要走,但就跟泰雅祖先在此分枝前往各地一樣,這裡才是我心中的根據地。
由於shosho此行得提早由宜蘭搭車趕回台北,後面兩天不跟我一起由北橫返台北,因此,兩個人在此比照當初泰雅先民由此分散前往各地開拓的形式,擊掌後各自出發不再同行。
Sbayan的高度約在海拔1000M上下,由這邊走力行產業道路要越過福壽山農場到梨山,至少有1500M的高度差,所以並不輕鬆。因此出發後不敢怠慢,雖然推進速度很慢(畢竟坡陡路況不好),只有在力行部落(馬烈霸)的雜貨店以泡麵當午餐補充體力外,途中不再大停留,終於在天色完全暗下之際,抵達環山部落上方的環清宮。
就是傳說中的分散石 |
瑞岩新部落在右岸 |
馬烈霸 |
其實這樣的路況已經比之前來好多了 |
這個崩塌短期間應該無解 |
梨山賓館 |
夜幕低垂下的環山部落 |
今晚要住的環清宮香客大樓,夠棒了! |
環清宮 |
今晚,就在這個車友間著名的香客打尖處過夜了。
Part 3 Day 5
昨夜稍晚shosho也來到環清宮住下來,不過今天他要騎到宜蘭搭車,我則要續往北橫去進行另一個任務,因此一早就先出發了。
環山部落(泰雅) |
思源埡口,糟糕,開始下雨了! |
下雨又下坡,快冷壞了..... |
往北橫雖然爬坡比較不冷,但雨越下越大 |
在明池喝了一大碗關東煮(這算是好運吧,竟然遇到有賣熱食),稍微暖了身後,戰戰兢兢的下滑在既濕又滑的北橫。過了四陵,天空似乎開玩笑地開始出了藍天,當到達預計過夜的下巴陵,地上是完全乾的XD。
真是夠了,到這裡竟然出現藍天 |
極餓之下,這晚餐好吃 |
晚上在旅館吃飯,老闆知道我騎單車來,還很關心的問:
「這兩天這裡起風,所以上面應該有下雨,你今天有遇到嗎?」
哈,我不只有遇到,而且還完完整整的遇到兩大段呢!
Part 3 Day 6
按照路線邏輯,今天應該由北橫直接騎往台北結束這趟的旅程,若是這樣,其實昨天可以直接拼回台北,沒有這樣做的原因,是今天要繞進大漢溪上游玉峰溪谷上方的石磊部落。
為什麼要多繞一圈到石磊?
其實這趟出門前,正好每一年會設計的單車桌曆預購已經完成大半,預購的結餘款,往年會找一天專程送到石磊部落的石磊教會捐贈,今年剛好碰上要進行南向北最後一段,因此出發時乾脆把今年結餘款支票直接帶著,造訪過泰雅發源地Sbayan的分散石再送到也是泰雅族的石磊部落,感覺上似乎更有意義。
石磊教會 |
下巴陵往石磊的產業道路已經騎過非常多次,早上陽光普照下,很快的就來到部落。
由於事前有跟教會的徐牧師事先約好,因此到了部落直接進到教會,將支票交給與已經很熟的徐牧師後,聊了一會,開始踏上歸程,在已經轉紅的玉峰溪谷迎接下,正式完成這趟原鄉南向北 Part 3的旅程。
任務完成,開心! |
終於要回家了..... |
全文完。
原鄉縱貫線_南向北 Part 1
https://skoda-eddie.blogspot.com/2018/06/part-1.html
原鄉縱貫線_南向北 Part 2
https://skoda-eddie.blogspot.com/2019/07/part-2.html
完整影片紀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 我會盡速回應.
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