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8日

南安八通關,南橫東段沿山行 (二)

闊別六年,南橫的山水是否依舊?

重返睽違六年的南橫,我們是非常激動的;而要單車環球、把台灣當為第一站的佳誠,已完成北、中、新中橫,獨缺的就是南橫,因此,我們在初來橋往新武呂溪上游南橫看去時,內心都是熱血彭湃!



----------------------------------------------------------------------
記得很久以前就著手規劃這次的路線,而由於要串接東部布農部落,進南橫是必然,雖然六年前曾經東進南橫越過中央山脈到台南,但這次是以布農部落為主,目標設定在南橫沿途的新武、霧鹿、利稻等部落,因此把時程刻意放慢,同時也試著尋找進出南橫時可以一起納入的好去處。

也就因為這個想法,在google找到一個布農部落,名稱很不特別,叫做「龍泉部落」,
這個地名聽起來與布農族沒有連結,因為印象裡布農族傳說中沒有「龍」這個很中國的吉祥物,經過網路查詢,得到的說法是因為部落後方有個瀑布,是秀姑巒溪水源之一,日本人稱之為「瀧」,民國後改為「龍泉」。而維基百科寫得更有意思,部落當地形容龍泉瀑布是死去的女巨人留下來的,每年七、八月雨水豐沛時波濤洶湧,常常造成氾濫。

記得當時將google街景模式裡那個小人物圖像拉進龍泉部落前方一條直筆小徑,電腦螢幕出現一個令我大吃一驚的景象.........















哇!!!

由google街景看見直筆而沒有電線桿的小路,然後旁邊是漂亮黃金稻香,
這簡直是比池上的伯朗大道還棒啊!

這個意外看見的景象,讓我刻意將這次行程安排到六月中下旬,趁第一期稻快成熟時刻來造訪這個部落,也因行程日期很早就確定,才會選搭這次可以不需將單車裝袋的火車班次。因為這種班車車票要較早預訂,而我們一般總是會等時間接近一點天氣允許時才買車票,這種班次總是買不太到。

昨夜住進六年前要走南橫時住過的池上燕之家民宿,對於這隻貓印象深刻,
一早就看到牠在四處走動,不過樣貌已經比起五年前老上許多。



牠六年前(2008)是一隻小貓,見到牠時是一副人來瘋,四處奔跑,這是玩累了躺在民宿沙發上才能拍到照片。



昨夜和大家約好五點半出發,除了可以先到大坡池畔看日出外,也可以趁溫度還很涼爽時就入山,在陽光熾熱前盡早拉高海拔高度。

當然,入山前要先到五公里外的龍泉部落,去找那條直筆筆的稻香大道!

四個人五點半準時離開民宿,看到太陽還在海岸山脈後方(註),大家迅速的往大坡池移動,這樣才有足夠的時間找到最佳角度拍照呀~


註:

依照事先查詢,當日日出時間為05:06 (2014.06.21,台東),但因海岸山脈阻擋,因此太陽越過山頭會晚一些。




來到大坡池,已經有車友在此聚集了,仔細一瞧,原來是好友喬巴兄帶著香港來的朋友來此,很意外的遠在台東相遇,簡短的聊了兩句,我們還是趕緊往大坡池另一邊去找好位置囉~~




好棒的日出大景,池上的美實在名不虛傳啦!



不過太陽一出來,馬上跟喬巴兄告別,
我們要趕往五公里外、中央山脈山腳下,去尋找一個秀姑巒溪源頭下的布農稻香源。





陽光由海岸山脈躍出,原本覆蓋在花東縱谷的薄靄迅速消散,
原野露出黃澄澄的稻海,微風推送著濃郁的稻香,開始迎接每一位來訪的旅人。

離開池上市區二、三公里,漸漸靠近中央山脈,眼前出現的景象實在美到令人捨不得眨眼睛,請容我以下以多張照片來表達,原來除了伯朗大道外還有這麼棒的地方囉~










看完這些照片,我只能說現場比照片更美更棒!

而且,看過以下的影片更可以印證這一點(請開喇叭喔).................



-----------------------------------------------------------------------------



在田間小徑騎了幾圈,我們將預先準備的早點取出,大方的直接坐在馬路上邊聊邊吃,我也趁機問起在路旁早餐、準備到田裡的婦人:

「請問妳們是住部落裡嗎?」

「不是,我們是住底下,靠池上那邊。」其中一位回答我的問題。

「那這些稻子都是池上那邊上來種的,還是部落裡的人也有?」我追問著。

「我們這裡和旁邊的都是池上來的,好像他們比較少。」她指著往下較靠池上方向田地回答我的疑問。

會這樣問,其實就我所知,中央山脈東側山邊的布農族部落全部都是山上由日治時期開始陸續移居到山下,但平原肥沃處早就是平地這邊的先來者私有(東部是台灣各族大熔爐,閩、客、外省籍、阿美族、平埔族、卑南族等通通有),因此一路以來雖然山邊都是布農部落,且部落旁都是稻田,但到底是不是布農族人早已經都改為種植水稻,還是仍然往山地開墾或是到市區工作,我真的很希望剛剛看到的這片美麗稻野跟南安一樣,也是由布農族人所耕種。

不過,附帶一提的,由於水稻的耕作節奏與布農族傳統栽種小米、玉米等作物不同,而小米又與習俗祭典息息相關,如果已經都是以栽種水稻為主,那有些傳統有可能受到相當的影響。



看時間不早了,該是繼續前進了。
由於阿諾今日想直接騎往鹿野高台,時間上很充裕,因此留在田裡小徑多拍些照,
我們三人進入部落,看看有沒有族人給我更清楚的答案。


進到寧靜乾淨的部落逛著,在一家小商店前恰好有五、六位部落裡村人在聊天,
我想這是一般都市看不到的景象,因為這時雖然陽光高掛,但也才早上七點,村裡要忙的人已經都出門了。

由於問過這幾位朋友是否能拍照,她們靦腆的直說不好,但對於我的問題倒是有更明確的答案:

「外面些稻子是我們這邊種的,很多啊!」

「裡面一點可以看到漂亮的瀑布,是秀姑巒溪的源頭喔,你們要去看看啊!」

她們雖然不願拍照但卻熱情好客,給了更我清楚的答案外還推薦我們去看瀑布的地方,真是太棒了~




遠處一條直瀉而下的白色水瀑即是村內朋友說的「秀姑巒溪源頭」,龍泉瀑布。



據村裡的警察朋友說,瀑布現在進不去,
但光站在這裡聞著稻香、草香和不知名的花香就已經是棒得不得了啦!



看完瀑布聞過稻香,順著往外的小徑進入台20甲線,順路逛進沿途的陸安部落、錦屏部落。

緊接著,我們即將進入期盼已久的南橫公路了......



闊別六年,南橫的山水是否依舊?

重返睽違六年的南橫,我們是非常激動的;而要單車環球、把台灣當為第一站的佳誠,已完成北、中、新中橫,獨缺的就是南橫,因此,我們在初來橋往新武呂溪上游南橫看去時,內心都是熱血彭湃!



剛轉進南橫沒多久,看到一個造型非常特別的「逢阪事件紀念碑」,立碑處即是Aisaka(日音愛沙卡,即是逢阪)舊址附近,碑上記載布農族海端三大歷史事件之一的逢阪事件發生始末,由於布農族抗日事蹟我們比較少聽過,但實際卻發生非常多,因此把這碑文全文抄寫於下,讓您對南橫東段的歷史時空環境有更多理解:

逢阪事件紀念碑文

日據時期,新武呂溪附近山區,散居布農族聚落,日人為利統治管理,強制布農族人下山定居。若不從,即放火燒屋或用大砲轟擊聚落做威脅,同時大肆搜括布農族人賴以維生之槍枝、彈藥,遂引起布農族人為族群命脈之延續,發起有組織之抗日行動。

民國二十二年,下馬對岸之布農青年李永和、蘇巴利等十人突襲新武附近之逢阪派出所,擊斃兩名日警及其眷屬5名,由於布農族人已先將電話線截斷,故關山廳派日警前進往搜捕時,李永和等人已安然翻山至清水山區躲藏,也因布農族群永不屈服的習性,不時突擊日警派出所,造成日人極大困擾,因此加強策劃緝捕抗日之布農族人之行動。迨民國二十三年,逮捕了抗日英雄拉瑪他星星(編按,因為布農語音,也有稱為「拉瑪達星星」,Lamatasinsin),因其寧死不屈而壯烈成仁。

此後,日人為維護關山警備道路之暢通,將其勢力延伸至各山地部落,沿線設置派出所十六處,瞭望台二處,兵營及砲台三處,可見日人乃因懼怕而採高壓防備,亦彰顯布農族群為生存而戰,堅忍不移之鬥志,特立碑為紀。

前面提到「逢阪事件」是布農族海端三大歷史事件之一(大關山事件、霧鹿事件、逢阪事件,註)。並不是布農抗日事件僅有此三件,實際上布農族領域幅員廣大,1914年後日本人挾著太魯閣事件勝利餘威,對南邊的布農族開始掃蕩,進行槍械收繳、部落移住等高壓政策,嚴重威脅族人生存,因而紛紛起來以生命血淚抵抗。但由於沒有文字,而詮釋歷史的方式又因族人是結合於山林生命活動如打獵過程中傳承,因此流傳後人有多重版本,也造成我們讀取理解上極大的難度,而困難不僅是事件在歷史時空中的位置,更是因布農族人對歷史與記憶之間的傳遞模式非我們平地人觀念能輕易理解。

騎進南橫騎到這裡,有個很強的感受,那就是要讀懂原住民,除已經轉譯的文字,還要有神話、有故事、有陽光和風,對了,還要爬過一座座山。

而即便如此,也只是剛剛開啟認識台灣的一扇門。

註:

有關布農族海端鄉三大歷史事件-大關山事件、霧鹿事件、逢阪事件始末,以及布農族人史觀,推薦參考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九期(2003 年11 月),31 ~ 64頁,楊淑媛著寫的文獻《歷史與記憶之間:從大關山事件談起》,有相當棒的角度詮釋,網路連結網址(PDF文件):

《歷史與記憶之間:從大關山事件談起》
http://homepage.ntu.edu.tw/~bcla/e_book/59/03.pdf



讀取文字踏上事件發生處,身體帶著汗水投入這個山林空間,

望著綠林山野和快速飄動的浮雲,我已經了解為何布農族人習慣於山林行動間,並且要在事前發生的地點傳述歷史,因為這時不僅只是耳朵聽見的神話,而是會全身都感動的真實故事啊!





由初來橋進入南橫,大約五公里路程來到新武部落,由於新武部落位於剛進入南橫不遠,而且是得離開公路小爬一段路才能抵達,若不是刻意要探訪,幾少有遊客會進入。我們既然是以探訪布農部落,當然不能錯過。

進到部落,還真的被這個整潔漂亮的聚落嚇了一跳,簡直是個世外桃源,部落裡遇到一位服役中特地回來的朋友,聊了一會,又遇到一群來部落傳教的朋友,積極把握機會拿起聖經跟Toby談起經文中的詮釋。

騎單車進部落,實在處處是驚喜啊!

離開新武部落,南橫開始進入一段令人驚豔的山谷風光,我們就在湍流水聲、幽谷風聲中,讓優美又磅薄的畫面感動著...........

以下分享七張這路段的照片:










騎過很過癮的新武部落之後一大段路,看到沿途八八風災時受損狀況,
有些已經復原,有些是完全改觀無法回復。



路邊休息時,跟佳誠聊起他的環球計畫,隨著我的發問,他只淡淡地說:

「要走五十個國家,兩年.......」

簡單的幾句,聽得出他全心全力要去完成這生命中最大的夢想,當然,我由衷的祝福他!

如果您有興趣了解他單車環球的最新進度,可以偶而透過他facebook關心一下:

Goh Chia Chen
https://www.facebook.com/goh.c.chen



接著來到下馬部落,這裡是一個小部落,
由於進部落都會停留,因此讓佳誠自己先走,設定最後在利稻部落碰面,
以免走走停停影響他的節奏。

我們則繞進去看看,與部落裡一位老人家聊了一會,繼續往下一個重要部落-霧鹿部落前進。






由於霧鹿部落位於離公路入口,約海拔落差達約一百公尺,更高的山腰平台,
除非是開車,否則甚少有車友會刻意多騎這段陡落差到部落,
我們這次是專程拜訪部落,而且霧鹿部落又是東布農重要聚落,當然要上來好好看看。



在豔陽下忍著有些熱的陽光好不容易爬完坡,迎面而來的不是原住民,而是兩位徒步由池上走上來的朋友,昨天他們在霧鹿過夜,今天計畫要走到利稻,明天則要推進到向陽森林遊樂區。

非常高興有人願意以這種最親近土地的方式體驗部落之美,大家互相加油,祝福彼此都有滿滿的收穫。



進到霧鹿部落(註),發現這裡與新武部落一樣整潔動人,社區裡見不到任何垃圾,
小朋友就坐在路旁樹蔭下嬉戲,看到我們經過,嘻嘻哈哈的喊著加油。

由於此行要去位於部落裡的霧鹿砲台,Toby找了位居民朋友問路,
得知是在部落盡頭的霧鹿國小左邊,因此我們由部落正中央的主道騎到底,
果然看到左邊有條小路,也有指標指引。

註:

以下為霧鹿部落入口牌匾的內容。

霧鹿部落簡介:

約十九世紀布農族人從南投越過中央山脈,南下到新武呂溪上游盤據個山頭。日治時期昭和年間,日本人強迫布農族人集體遷居此地,才形成部落型態至今。

居民原列居在現靠山的外環道上。民國六十七年,當時在任鄉長有感於原有部落位置常於颱風大雨時,遭受洪流淹水之患,因而決定遷到現今之部落位置。

至於「霧鹿」名稱的由來,本地居民有三種說法:

(一)Buluk buluk,部落附近有溫泉,溫泉湧出時會發出聲音,故以溫泉聲命名。

(二)過去附近遍佈一種紅色小果實的植物,布農族人稱 Bul Bul laz,故以植物命名。
(三)Bunul,意指沼澤。過去部落未形成前,仍是一片原始森林,在村入口偏左有一處小沼澤,許多動物都喜歡到該處飲泡水,故以該沼澤命名。

由於上述三者布農發音相近,直到日治時代,日本人以布農語音稱此地為 Bulu bulu。光復以後,因此地常起霧,且水鹿出沒頻繁,故定名為「霧鹿」。





霧鹿砲台位於山頂,有階梯可到達,
將單車放在入口,改由步行方式走上去。



霧鹿砲台的展望非常佳,除可以看到霧鹿峽谷對面,大約與砲台同高的南橫公路,另一側可以俯瞰整個霧鹿部落,也就是日本人以大砲設於此,附近的布農族人都在其射程視線中,可以想見這裡在當時肅殺的氣氛。

在兩門巨砲旁有解說牌說明大砲的由來:

兩尊大砲是俄國在1903年製造,用於在中國領土上的日俄戰爭戰場,後來被日本人擄獲,輾轉運送到台灣作為鎮壓布農族人的武器。大砲是在1927年間,日人開鑿新武至霧鹿間關山越嶺道時所架設。當年在鄰近的薩苦(大崙)及馬典古魯(摩天)也設有砲台,唯獨霧鹿砲台留存至今日。

這是一個要深讀的台灣近代血淚史跡,當然,騎單車來體驗會更深刻。



砲台下方即是霧鹿國小及部落。



更遠的山頭也是暴露在大砲範圍中。這時可以看到山頂已經佈滿厚雲,希望晚一點到利稻時不要下雨,否則回程經過峽谷段有落石的機率會很高。



對面就是南橫公路,而砲台正下方是天龍飯店。由飯店旁走過天龍吊橋進入天龍古道後,可以一路上升至南橫公路的古道出口;我們騎單車無法走那段古道,得滑回公路後,沿著公路進入霧鹿峽谷,繞一個之字形爬升,約7K的路程就可以爬到對面,而這段7K的路程也可以說是南橫東段氣勢最磅薄精彩的一段。

看著對面的公路正好有人走著,我們也不禁蠢動了起來,趕緊下山跨上單車,繞由部落外圍回到公路上,開始準備進入霧鹿峽谷......





先在天龍吊橋看一下,然後在附近的霧鹿派出所補個水(霧鹿派出所是個不錯的休息點),
經過碧山溫泉後,開始正式進入霧鹿峽谷。

以下為連續六張騎過峽谷的照片請您慢慢觀賞:

1

2

3

4

5

6 南橫是繞過峽谷兩側而上升



騎完峽谷段,高度也上升到與對面的霧鹿砲台同高,砲台就在對面中央偏右凸起的山丘上。




騎完霧鹿峽谷段,經過利稻隧道後沒多久,我們已經抵達山的另一頭的利稻部落。雖然由霧鹿部落騎到利稻部落道路距離達十二公里,並不是很短,但實際兩個部落只是相隔於霧鹿峽谷而已,在地圖上可以看出實際距離非常接近,因此以前兩地交通是以天龍古道(關山越嶺警備古道的一段)來連接。



利稻部落與霧鹿部落相隔於霧鹿峽谷兩岸,舊時是以天龍古道為連接。



進到原本會是寧靜的部落,由於運動場上正在舉行原住民各部落間的籃球賽,
響亮的加油聲及球員呼喊聲響徹山際,我們見到一個充滿活力的布農族深山部落。

將部落騎了一圈後,和已經先到的佳誠在籃球場旁商店午餐,
午餐很簡便,就是一人一碗泡麵外加一大瓶的汽水,但就已經騎了大半天的我們,
這已經是非常豐盛的一餐了。



吃飽後坐在商店內休息,這時來了一位住新武部落,現在是自願役的布農朋友,
原本看似靦腆的他,話匣子打開後風趣的聊了很多,說起以前小時候會由新武部落到利稻來幫親戚田裡工作。我問他:

「利稻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
(雖然已經由網路、書籍上知道由來,但還是喜歡由當地人來解釋會更傳神。)

他以布農語說:

「litu...」

然後以國語說:

「利稻就是litu的音,我們布農語是枇杷。」
「以前這裡枇杷很多,不過現在少了。」

看到他黑亮的皮膚,四個人刻意將手臂湊在一起比一比,果然他和佳誠健康又漂亮,真是一比見真章啊!



準備要啟程折返時,由霧鹿徒步的兩位年輕朋友也到了。他們腳程很快,在霧鹿約十點半遇到他們,這時大約下午一點半,三個小時走了12公里,而且中間是要往上爬升呢。

佳誠和他們交換FB,希望保持連繫後,我們準備開始下山了。





離開前繞進利稻國小看看,結果遇到一對開車上來,特地來關懷部落小朋友的夫妻,
在上來的途中有看到我們,熱心的切了好大片,而且是甜度非常高的花蓮壽豐西瓜請我們,幾個人吃的肚子都撐住。

在這裡又聊了一會後,才依依不捨的離開這個寧靜卻又匯聚各地而來熱情的部落。



由於回程全部都是下坡,而且原本早上在峽谷段陽光被厚雲遮蔽,
而這時雲已經散開,看來應該不會下雨了,因此在峽谷前請Toby和佳誠依序先走,
我留在高點多拍一些人車滑過霧鹿峽谷的鏡頭,然後跟著下滑。

以下,以六張連續照片讓請您欣賞回程經過霧鹿峽谷的風光:


1 開始進入霧鹿峽谷


2 佳誠由峽谷下方通過


3 佳誠即將進入「霧鹿隧道」



4 於「霧鹿隧道」留影紀念




5,6 快速通過峽谷危險路段





通過危險路段後,來到南橫路旁很有名氣的「六口溫泉」,會稱為「六口溫泉」是當年開闢南橫公路時,挖路工人發覺這裡有溫泉,因此築成六個簡易湯池來洗去一身勞累,因此稱為「六口溫泉」。

雖然這時不冷(甚至有些熱),但既然來了當然要下去泡一泡囉!

在這裡泡溫泉還可以邊欣賞對岸山壁上,由溫泉結晶形成的鐘乳石石壁,非常特別。當然,南橫最美的溫泉結晶是利稻部落還要再上去的栗松溫泉,那裡顏色更是多彩而動人,只是去那裡還要爬下溪谷,因此我們沒有安排進這次的行程。


泡著溫泉,可能是原住民路線跑多了,我們的腳一靠一起後發覺真像是百步蛇合體。







泡完溫泉,繼續快樂的在南橫美景山色中往下滑啦!






看到這樣的天、這樣的雲、這樣的水,我們沒有歸心似箭,只有對山的迷戀。



由利稻滑下山其實只是一會功夫,我們時間都是花在賞景和拍照,當看到初來橋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因此,拿起電話發簡訊給已經在鹿野高台的阿諾兄,請他在高台要住下來時,看能不能也幫我們訂好民宿或旅館,因為這時是鹿野高台熱氣球季節,早一點搞定住宿比較保險。





順著公路來到海端村,海端是一個很標準的布農山地鄉,連加油站也是非常的布農特色。

在利稻與那位打籃球的布農朋友聊天時,他就非常推薦我們可以到海端的布農族文物館走走,可惜,來的太晚,文物館已經休息了,只能在外頭拍個照留念。




離開海端,我們並沒有進入台9線,而是依著關山大圳旁一條小路,編號是「東5線」的產業道路,這條路是跟關山大圳平行,也跟台9線平行,一直經過紅石部落後才進入關山市區。沿途景色超棒,在進入關山市區前也可以接往關山環鎮自行車道(需購票)。

由「東5線」抵達關山鎮已經五點多,在市區找了一家關山便當晚餐,這時阿諾兄傳來好消息,他已經有訂到民宿,位置就在鹿野高台附近。




有了阿諾兄協助,不需為住的煩惱,而且也在關山補充好體力,因此三個人好整以暇的進入台9線,在逆著暖暖的南風中輪著車,將近七點夜剛黑,抵達了鹿野高台邊的永安村與阿諾會合,帶著一身疲憊與興奮,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在民宿洗完澡跟在鹿野高台遊客服務中心當義工的老闆娘聊著,話家常中,她不經意的一句:

「高台的日出很漂亮,明天你們可以繞去看看。」

對熱氣球興致不高的我,原本不打算前往高台,而是要直接下滑到龍田村,然後轉往延平的桃源部落及紅葉部落。她這麼一說,聽起來似乎不賴,跟Toby小小討論後,決定明天就先去看日出後再說囉!


進入第三天行程前,請您欣賞一段南橫的影片紀錄,記得打開喇叭喔........




-----------------------------------------------------
南安八通關,南橫東段沿山行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 我會盡速回應.
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

「台灣 ‧ 用騎的最美」2025 單車主題桌曆預約登記說明

 一年一度的單車桌曆預購又到了!這次要推薦的主題是近來花最多時間,當然也覺得是北台灣最重要的路網: 「單車淡蘭」 會選定這個主題,是因為若要以騎車來認識北台灣的人文歷史為目標,「單車淡蘭」路網絕對值得您一訪再訪。 這是以淡蘭古道系統為基礎,加上後期的鐵、公路和自行車道發展為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