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

桶後單車逆騎,扛越雪山山脈!


桶後古道原是烏來和礁溪間泰雅族原住民的一條獵徑,由於位於雪山山脈北段,
這帶常受氣候影響,雨多潮濕。


我和Toby已經多次來桶後越嶺,幾乎每次都遇到下雨,甚少有機會在大晴天來此。


這次趁著清明連假的第一日,也是氣象預測最適合騎車的時間,
和Toby再來一趟,也是她第一次由宜蘭越嶺回台北的『桶後逆騎』!


4/2清晨由台北開車往宜蘭,
沒想到不到六點高速公路已經開始塞車,過了深坑才通暢起來。


到達礁溪後找了火車站附近的路邊停好車,
汽車今天就丟這邊,過兩天再看是搭車或是騎車來開回去了!


會這麼大費周章的原因,是原本想搭火車或巴士來,
但想到連續假的第一天萬一人太多上不了車,還是開車比較保險吧......




沿著已經開始春耕的農田,開始往東入山。


看著遠方的層層山巒,想到一大早我們是穿過雪山山脈來到宜蘭,
現在是要騎著單車扛越雪山山脈回台北,好有一種千山萬水又一回的氣概啊!



看似很寧靜的鄉間小徑其實很熱鬧,左邊有養豬場傳來陣陣豬隻爭食的吵鬧聲,
右邊的養雞場,則是有千百隻爭著「喔喔喔~喔喔喔~」的公雞啼......


難道是難得的陽光讓牠們如此興奮?!




由礁溪火車站到往桶後古道的連絡道→往『小礁溪』入口,大約要13公里的路程,
雖然距離不遠,而且是很緩的上坡路,


但是好一陣子沒騎巧克力胎,加上過年後到現在都很頹廢沒甚麼騎到車,
騎到入口時,兩個已經有些使不上力。


Toby開始擔心越嶺到烏來,回到新北市區還有一大段山路要上上下下,不知有沒有體力騎的完。




要命的爬坡,和桶後林道由烏來進去的舒緩林蔭道完全兩樣情。


她說:「幸好沒有車友想一起來,否則會被人罵慘了!」




真是冤枉......找她來由這邊越嶺,是因為這裡的景色很棒說!




Toby不知是久沒好好練車,還是路真的太陡,
在她最在行的陡坡騎到一半,竟然開始下車用推的!


本來想好好的虧她一番,但還是忍住不敢開口,
萬一她翻臉不玩了,今天的越嶺就泡湯啦......^^



好不容易爬到一個高點開始一大段陡下坡,下滑中清涼的山風把一早爬坡的無力感全部掃清,
回到爬坡後Toby開始發威,一馬當先的衝到前頭......



有一點可惜,回頭看到雖然已經爬了不少高度,
但春天霧氣重能見度差,預期中的蘭陽平原被霧靄遮蔽,僅隱隱約約可以見到一點點.......




高度更高了,路開始由水泥路轉換成碎石泥土路,
由於幾天沒下雨,路面是乾的,
除了幾段較陡處還是要下來牽之外,幾乎都可以用騎的!



這段景色不錯,雖然不是很陡,
我們還是下來推一下,順便讓騎陡坡後緊繃的腿部肌肉舒緩舒緩。


大概是路況優於預期,到這裡才十點多,
看來今天非常有機會天黑前就可以回到家了!


「加油!加油!.....」




抵達古道入口前500公尺,道路被整個挖寬闊大,遇到一個髮夾彎的陡坡,
兩個人有一點無聊,開始打賭看看誰最先會下車推車......


結果我最後在一個突然的陡土堆前踩太用力,車頭一翹率先落馬,
Toby勝利的揚長而去......


不過,過了這段,前面馬上是桶後越嶺古道宜蘭側的入口了!





很快的到達桶後溪水源地,Toby到這邊第一件事竟然是先衝到水邊洗輪胎.......Orz


「ㄟ~小姐,妳麻幫幫忙,那水是要拿來煮咖啡的耶!」



往上一點點就有甘甜質淨的天然泉水,讓我們在這裡煮一杯香濃的咖啡,
配上在宜蘭路上小村買到現做的草仔粿和麻糬,


Toby:


「我從沒想到咖啡配上草仔粿是這麼棒,早知道多買幾個!」


「這樣好了,我們明天一早再由台北越過來去買如何......哈哈!」我看Toby已經忘記前段爬坡的辛苦,和她在這裡哈啦起來......


「妳有沒有發現,到這裡幾快最高點了,但幾乎都可以用騎的。」


「若是由烏來過來,有一大段爬昇是要扛著車,因此,我認為桶後越嶺逆騎比順騎輕鬆。」


這我是幾次越嶺下來最大的心得,Toby雖然也越過幾次,
但這是她第一次由宜蘭往烏來出發,到這邊應該也會有相同的感覺了......



是不是會比較輕鬆,還是真的是被我騙來的,開始扛起單車越往最高點,


「等扛車通過下山段,就知道答案啦......」




過了水源地往桶後的最高點,
沿途的芒草因一個冬季的雨水滋潤,已經長到半個人高。


由烏來入口算來的6K處,是桶後古道的最高點,大約海拔750M



開始連續扛車下山囉!



這種路若是穿錯鞋就不用來了!!


以前和Toby第一次來桶後用走的,穿著休閒鞋的我好幾次差點摔跤,
回去腳指甲還黑掉......



「姐姐有練過用肩膀扛車,
小朋友沒試過可別輕易嚐試喔......」





太幸運了!經常處於濕滑的古道小徑,今天大部分都很乾燥,
走起來比較不會戰戰兢兢,連扛車都輕鬆多了。



而且,我們是順著桶後溪的左岸而下,
單車扛在右手側不會被山壁卡到,


「萬一真的有狀況,人留在古道上,單車可以直接丟到河谷啦......」


這是我常常跟車友分析順騎和逆騎的不同時,最喜歡用的形容方式。




「扛車,也是可以很有FU的。」



真的很難得,能在桶後古道中見到陽光!




遇小溪把單車當支撐反而好通過,
遇倒木就牽著單車繞過它。


忍耐一下,再來就是可以開始享受林道off road的樂趣啦~



12點半左右,在古道的4.5K處遇到第一群車友,他們是由烏來要越往宜蘭。




過4.5K的這段杉林小徑,雖然距離不長,但是到這邊突然陽光露臉了(快到鞍部開始,桶後古道一帶空中已經都是雲層),要Toby試騎一下。


「就是這個FU啦!這是MTB最該來的地方......」看到這美景,我在心中低聲喊著。




小玩一下後,又開始要扛車,
不過和前面比起來,已經越來越輕鬆,許多地方開始可以騎車啦......


在這邊又遇到第二組要越嶺的車友,甚至還有女生也在其中,
這裡是順騎正要開始連續扛推約2公里的開始,祝福她能挑戰成功!


耶~桶後古道最爽最輕鬆的一段開始囉!



微下坡的林道旁就是清側的桶後溪




別說一定要越嶺,若是由烏來騎到這邊再折返,
也是可以騎在充滿芬多精的綠林道上,好好享受這種無比的快意啊!



今天步道上遊客很少,拉一點速度過個癮~




完成主要的越嶺段,扛過小溪休息一下,
進行原本要在桶後溪水源地的午餐。


「如何,順騎和逆騎哪個較輕鬆?」吃著用桶後溪水煮的泡麵時,我問Toby。


「好像逆騎好騎一些,可是下次不要再找我來,順騎和逆騎都好累啊!」


她每騎一次桶後,都是信誓旦旦不再來,
但總禁不起這裡的美景吸引一來再來,算算連這次已經單車越嶺四次啦.......




離開古道進入桶後林道,櫻花已經謝盡,
但翠綠的新葉,也正式宣告今年最棒的林道單車季節已經開始了!




在沒甚麼車的桶後林道,
我們馬不停蹄的並肩快速飛馳,希望天黑前就能回到家。




趕路趕到有些燥熱,窩到路旁的冰店來兩根清涼可口的冰棒,
這家在新烏公路上的「哈兒冰棒」媲美桂山電廠的那家,趕時間吃這家就對了。


(這隻牛奶冰上那個黑點是葡萄乾,別看成是昆蟲啊!)



快到到家前,在桶後下肚的泡麵完全消耗殆盡,肚子又餓到不行了....


兩個人一致同意今天可以奢侈一下,先好好來個涮涮鍋,慶祝又一次的越嶺成功......^^




今日時程:


07:40  礁溪


13km


09:00  往小礁溪岔路


6.1km


10:45  鞍部桶後溪水源地


6.5km


14:00  古道出口


17.5km


15:30  烏來


14.1km


16:45  新店


8.5km


17:10  中和




路線地圖(這地圖是以前順騎時繪製):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古道-桶后越嶺(桶後林道/桶後古道單車路線)

7 則留言:

  1. Toby把車扛在肩上的英姿很有女超人的架勢!
    真是很讚的路線!

    回覆刪除
  2. 哈,那我成了女超人夫了.....

    回覆刪除
  3. 尤其是「姐姐有練過用肩膀扛車,小朋友沒試過可別輕易嚐試喔......」底下那一張扛車下坡的照片,超有女超人的Fu,Eddie您應該是男超人吧!^_^

    回覆刪除
  4. 滿天星~單車及登山的愛好者2011年4月11日 下午1:40

    Eddie您好
    我是滿天星啦~看到你的桶後越嶺圖文後,心很嚮往~.~能否分享詳細礁溪的行走路線~也想比照大大的路線來走一趟,然而對小礁溪方向不熟,可以請大大給我下了礁溪後如何走才能到桶後越嶺的登山口~謝謝
    我的e-mail:wang3835@yahoo.com.tw 非常感謝大大的協助

    回覆刪除
  5. Hi 滿天星,

    已經將地圖路線寄過去了,請參考!~

    回覆刪除
  6. Toby真的好厲害,看他克服多種路況,我6/5從烏來越過去礁溪,兩隻小腿瘀青遍佈,跌了不知幾次,不過後面的土路下坡真是刺激,下次有人找再來去越嶺,這是很棒的路線

    回覆刪除
  7. 謝謝啦,多扛幾次就熟了,
    妳一定會愛上這裡的!!

    回覆刪除

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 我會盡速回應.
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

「台灣 ‧ 用騎的最美」2025 單車主題桌曆預約登記說明

 一年一度的單車桌曆預購又到了!這次要推薦的主題是近來花最多時間,當然也覺得是北台灣最重要的路網: 「單車淡蘭」 會選定這個主題,是因為若要以騎車來認識北台灣的人文歷史為目標,「單車淡蘭」路網絕對值得您一訪再訪。 這是以淡蘭古道系統為基礎,加上後期的鐵、公路和自行車道發展為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