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

2016「台灣 ‧ 用騎的最美」桌曆、「我騎單車,我不闖紅燈」T衫收支說明

這次2016「台灣 ‧ 用騎的最美」桌曆共印600組(實際數量請參考附錄之收支明細),製作到印刷、寄送過程相當順利,感謝車友支持與參與。

桌曆銷售金額為119,845元,扣除印刷、包裝、寄送等費用,結餘款計新台幣69,543元;年中辦理的「我騎單車,我不闖紅燈」T衫製作,銷售金額為103,500元,扣除費用結餘款計新台幣13,100元。

以上兩者結餘合計82,643元,已於11/28送交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石磊教會,由徐正義牧師統籌運用。

2015年11月25日

風起_台北-新竹空軍基地、雲林土庫紀行

由台北一路南下,經西螺騎往土庫途中,
才知道145道路除了西螺大橋外,還有這麼一大段美麗的木棉道!

----------------------------------------

網路上認識的車友KC,一開始曾經一起騎過幾次車,他騎完幾條休閒型路線後,開始進行更多高難度的挑戰,例如一日系列(一日台三,一日台九,一日東海岸雙塔,一日西海岸雙塔....)、超級鐵人226等,幾年下來,已經是許多車友景仰的一位傳奇人物,去年,他又開始進行另一個不可能的任務:當假日農夫,種有機紅龍果。

小時候家裡是務農的我很清楚,要種水果並不容易,況且KC住台北,平日得上班,而老家的田在雲林土庫,因此一開始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卻抱著懷疑的態度看他要怎麼搞,不過,因為知道他大學讀的是相關科系,相信他不會魯莽行事,還有,擁有與眾不同的超強執行能力,更是他敢誇口要種紅龍果的本錢。

果然,由臉書動態看到,從整地到長成碩大鮮紅的果實,他真的做到了!

2015年9月28日

2016「台灣 ‧ 用騎的最美」桌曆(感謝車友支持,預購已於10/12 22:00截止)







今年桌曆上,會有 一條迷人的路徑。

這條路徑位於台灣山林深處,由新店進入巴福越嶺古道接北橫,
橫貫雪山山脈後沿著中央山脈旁的河谷上循,越過阿里山山脈由沿山公路出,
最後,順著台灣海峽南下,再由牡丹越嶺中央山脈來到東海岸。

2015年9月25日

我的單車感動地圖


旅行過程中,要了解一個鄉鎮村落的風俗民情,拜訪該地信仰中心是很自然且必要。

記得一開始騎車,每當騎累了,總是會在途中村莊找個大一點的廟休息,順便借個洗手間並與附近在地朋友聊聊問問,也會逛逛附近傳統商店;隨著體力技巧進步,我們開始往山裡面推進,進到部落要找地方休息時,發覺平地和淺山常見的傳統寺廟通通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屬於西方宗教的基督教堂。這個平時不會留意到的轉變,在我心中出現個疑問:

「原住民怎麼都是信仰西方的宗教,而不是我們『傳統的』佛教、道教?」


這個疑問一開始只留在心中並沒有多想,直到第一次騎進泰雅族的司馬庫斯後引發我更大的好奇,因為回來後,為了想了解司馬庫斯為何能經營出猶如世外桃源的環境,隱約看見教會在背後的力量,這時我出現更清晰的疑問:

「原住民是何時由原本傳統信仰轉變為大量信奉西方宗教,這中間關鍵因素為何,為何以往讀書時從未有讀過這些?」

經過網路搜尋以及書籍閱覽研究,我們在這過探索程中也同步讀到了一本教科書上沒有的台灣近代史,也發現台灣大多數部落都是幾經遷徙才來目前的位置,驚訝之餘,為了想知道更多想知道同一族部落相互關係,開始將同一族的部落在地圖上標示出來,發現地圖上的標記串起來的線段,有些早就是我們熟知的經典單車路線,不同的是,以往騎行看到的是景色優美以及自我的發覺,而騎入串起部落的路線,原住民生命故事串接著台灣進代的歷史更是動人,讓我們由衷地感嘆:

「騎單車,讓我們看見台灣的美麗;騎進部落,讓我們了解台灣的歷史。」

我們開始往山裡面推進後,發覺平地和淺山常見的傳統寺廟通通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屬於西方宗教的基督教堂、天主堂,有了好奇,因此此後每進到部落,總是會留意部落裡的教會。一開始還不太熟悉部落時,先注意的是哪個教派,是基督長老教會?是天主堂?還是其他教派的教會,後來熟了,大概知道一個部落有兩個教會很常見,例如有基督長老教會,也有天主堂。每次進部落除了四處逛之外,總是會以抵達教會代表是真正騎抵該部落,當然,也會順手將教會影像留下。

在初期,僅是下意識拍下照片做簡易紀錄,後來隨著造訪不同族群部落,漸漸發覺部落裡的教堂因不同族外觀會有些差異,有時從風格上一看就可以辨識出是哪一族,讓我們造訪部落過程增添不少趣味。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拍下約兩百六十間部落裡的教堂,若以每個部落平均兩個教堂來計算,等於我們已經騎訪過約一百多個部落了。

記得在太魯閣口一家餐廳晚餐,得知餐廳老闆曾經騎單車環島拜訪五百多間媽祖廟,聊天中知道他為了造訪散佈全台,且沒有系統紀錄的廟宇,可以想見他光是要找出廟的正確位置與路線串聯,就花了不少功夫。而更令人感動的,是他表示若有人也要跟他一樣騎車造訪這些廟宇,願意無償提供所有的路線圖。這次的互動,讓我興起一個想法,即是完成部落路線計畫同時,也要將所經過的教會照片分享出來,讓未來有新的車友知道要怎麼走。以下就是精選二十個我們有互動的教會照片與您分享,以及所造訪的教會照片(縮圖),我們將這些照片已經放在一個Google地圖圖層,可以讓您在造訪部落的同時,得知教會的位置與基本資訊,期盼讓您的旅程有更多的收穫。




潭南天主堂耶穌像(天主教潭南聖伯多祿堂)
潭南部落(布農)-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
攝影日期:2013.12.07

剛到潭南部落時並沒有特別留意這尊位於部落最高處的耶穌像,而是為了找尋部落裡舊駐在所遺跡意外發現天主堂就在舊駐在所遺跡附近,由於位處部落最高點,耶穌像面向山谷所展現出來的景象令我們非常感動,尤其得知教堂曾在921大地震時倒塌,是經過各方的協助而重建,讓族人信仰凝聚而度過天災帶來的傷痛。

2015年9月24日

不是最近,卻是深遊台灣最美的距離


親愛的車友,我們要推出第三本新書了,
這是一本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籌畫,歷經兩年實際騎訪台灣各部落及撰寫,才完成的一本書。

這次,除了與之前一樣提供每一條路線的圖文紀錄,及詳細路線規劃建議,
也在每一次行程拍下影片剪輯後,上傳至youtube專屬頻道,讓您有更貼近現場的感動。




「騎訪部落」這個主題,早在2012第一本書完成後就已經開始醞釀,
但由於當時認為台灣從事單車旅遊人口過少,推展這種深度旅遊很容易會曲高和寡,
因此一直到2013年第二本單車旅遊書完成,才將整個企畫擬出,

並很幸運地獲得台灣雲豹股份有限公司徐正能總經理大力支持並提供贊助,
讓我們得以順利展開全台灣部落路線的探索。

2015年6月29日

騎進翠峰林道,遇見南湖大山

幾年前一次帶著家人為了想避開太平山假日人潮,特地趕著清晨上山,
在往翠峰湖途中,意外的看見一個壯盛的山景,雖然當下無法看出是哪座大山,但看氣勢極高度直覺應是百岳級大山,

回家後上google地圖查看,才判斷出是南湖大山,比較讓我驚訝的是,
太平山、翠峰湖基本上是台灣單車熱門路線,包含我們也來騎過幾次,
卻從來沒有聽過在翠峰林道上可以有這番頂級的view....

2015年5月8日

<影片> 美麗台灣從自己做起:我騎單車,我不闖紅燈

這影片內容約兩分鐘 (跟在大路口等紅燈差不多) ,是我們對單車闖紅燈的看法。

編後小記:

有一段停在路口正錄下前面一位闖了過去,隨後的另一位車友,對於擋在前面的我們說:「抱歉...抱歉...」(影片中已消音),原以為是為他朋友道歉,結果,我挪出空間後他也跟著闖了出去。

感想:喜歡騎車的朋友還是善良的,連要闖紅燈也會說抱歉。

 

單車淡蘭-騎進淡水,踏訪清法戰爭遺址與馬偕足跡

搭渡船往淡水途中,展望興建中的淡江大橋 在這篇 《單車淡蘭,一個在近代發展軌跡中認識北台灣的路網簡介》 中,我們介紹過《單車淡蘭》整架構(「單車淡蘭」這四個字的由來我放在文末),也簡介了許多景點。 實際上我們的遊程設計不是單純的路線景點串連,而是「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依照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