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

你們有沒有開比較輕鬆的路線?



偶而會有來詢問環島或是想了解我們約騎活動的朋友,會擔心她(他)們體力不夠會騎不動或跟不上,因此想環島的車友會希望了解如何練習或解決對策?想跟騎的車友則會問我有沒有開較輕鬆的路線?

回答這些問題前,我想把焦點先由上述大家關注的「體力」,轉到大家比較少注意的騎車「控制」能力。

為什麼不直接談體力要談單車的控制能力?因為我認為摔車的嚴重性,遠遠要超過體力不夠的問題,而摔車是否嚴重除了運氣,還跟騎車控制能力直接正相關。

先說一下自身經驗,事實上我跟Toby已經摔過很多次,而且摔的時候大約9成是在下坡。雖然摔了那麼多次,但一次次經驗告訴我們,下坡速度只要能控制好再加上身體維持靈活,即使是摔了也不會太嚴重。

為什麼常在下坡摔車,而不是在平路?理由很簡單,因下坡時遇到急速轉彎或有對向來車或地上碎石、青苔,這時因重心改變加上剎車沒控制好,最容易發生摔車的情況。

那遇到下坡的機率高嗎?我們來看看台灣路線特質,台灣有70%是山地,剩下的才是不怎麼平的平原,雖然平地道路密度非常高,但交通繁忙又有空汙的問題,所以風景、空氣好的單車路線幾乎都會經過山區。如果有興趣,可以試著在google地圖上台灣各大城市市中心往中央山脈方向拉,會發現大多在1小時內就會騎到山區。

也就是說,想在台灣騎車旅行,不可能不騎上山,既然會騎上山也就不可能不面對下坡;想在這個高山島持續維持單車運動、旅行,入門者會為了爬坡而擔心,而老手卻也幾乎不可能沒摔過車。

所以說起來有點可怕的摔車,是台灣單車愛好者一定要面對的事實。

從上面我們的經驗描述,要相對安全的騎車,或即使摔了也不會太嚴重,有兩個關鍵因素:速度要妥善控制、身體要夠靈活。

大家都知道,要有好的控制能力需要持續的練習,那要練習甚麼?其實只要適當的體力訓練,用科學的方法訓練,心肺能力會提升,主要的肌肉群也會發達、平衡感會變好,身體靈活幾乎是體力提升後的bonus。

因此,控制能力提升是持續練習必然的成果,如果不願或不想花時間練體力,很抱歉,除非您天生是個運動好手,否則想提升控制能力幾乎不可能。

以最近很夯的168間歇式斷食來當例子,減重維持身材是許多人的夢想,168減重的核心是透過科學方法改變「飲食習慣」,有了改變身體會漸漸消耗掉多餘的脂肪,習慣改了假以時日體重自然就降低(當然也要搭配健康的飲食)。

體力訓練則跟168間歇式斷食有點類似,間歇式斷食減的是「脂肪」,改變的是「飲食習慣」;休閒騎的人(非選手)體力訓練某個角度看是以科學的方法練「肌力」,增加的是「肌肉」,改變的是藉由訓練過程養成「運動習慣」。

常會聽到一些老鳥說:「新手怕上坡,老手怕下坡」。這是有些新手車友因為速度慢,好不容易爬完坡為了追上前面的人,下坡時若身體不夠靈活無法有效控制(人+單車)而讓車速放快,老手明知危險卻無法追上前制止,不摔車都很難。

所以回到一開始說的怕騎不動或跟不上的問題,唯一的解就是得多練習、練習、練習,多騎就是多練習、騎車練體力也是種練習。而最糟糕的是一開始騎車,就去找可以更輕鬆的解方,換來的結果往往車速有了卻無法駕馭(例如買電輔車*,或是直接4+2到山上往下滑)這時萬一摔車了,運氣好只是受到驚嚇,運氣不好就得破皮或破相,甚至連小命都不保。

說到這邊這時您可能會說:

「我就是想要多練習,所以若你們有開新手團,我想參加學習經驗啊!」

對,要我們協助入門車友開新手團也不是不行,但這需要有人手,在重要的節點需要有人來提醒與協助。這時我們得考慮,這些人手在約騎時無法單純的騎車,而是得跳出來為大家服務的「志工」。他無法專心享受騎車樂趣,而是要費心費力為車友服務。

所以,在沒有人手、又希望每個人都可以享受騎車的樂趣(包含我自己)的條件下,坦白說,基於顧及參加者安全,我真的不太敢開新手團。

但這不代表新手就沒有機會讓有經驗者帶領來享受騎行的樂趣,關鍵是我們認為體力及控制的訓練,需要一個您熟悉且相對安全的路線來進行,而不是期望我們開一條較輕鬆的路線來讓您進行體力與控制的練習,因為在一條不熟悉的路線上練習,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不安全啊!

如果您有心想持續騎車,而不是只為了一次性的挑戰,且願意先專心投入練習,可以先一條相對安全且單純的路線,開始練習。

再舉我們的例子,我和Toby開始騎車後,前半年經常到新北中和的烘爐地以及河濱自行車道練習,有多經常?平均每一周至少2~3次。我們在熟悉的路線下,專注於體力、控制技巧的養成,有了這些基礎,後來面對不熟悉的路線時,才有餘裕去享受四下的美景。

所以,在人力有限下(就只有我和Toby)與其開新手團讓入門車友練習,如果您願意,我們寧可開班花幾次的時間免費教您練習,從河濱自行車到烘爐地,經過一次次的努力,等具備適當的體力、靈活動及下坡控制能力後,我們開的路線您就幾乎都可以參加了。

如果您覺得上述這樣的練習太枯燥,還是想要參加新手團邊騎邊學也行,建議可以參加一些有開新手團且有許多熱心志工的社團,例如FB上的「周周來騎車」,或是參加「台灣樂活自行車協會」所開的新手活動等,這些都是讓自己有機會循序漸進的養成體力技巧的好單位。

最後想說的是,單車旅行(旅遊)過程與一般旅行旅遊有個本質上的不同,就是在於能自在的移動是每個參與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想要讓單車成為肢體的延伸,可以讓我們動得更快,爬得更高,看得更遠的理想境界,是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盡一份心力進行體力及控制技巧的訓練,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才是提升整個行程品質的根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 我會盡速回應.
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

「台灣 ‧ 用騎的最美」2025 單車主題桌曆預約登記說明

 一年一度的單車桌曆預購又到了!這次要推薦的主題是近來花最多時間,當然也覺得是北台灣最重要的路網: 「單車淡蘭」 會選定這個主題,是因為若要以騎車來認識北台灣的人文歷史為目標,「單車淡蘭」路網絕對值得您一訪再訪。 這是以淡蘭古道系統為基礎,加上後期的鐵、公路和自行車道發展為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