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族口耳相傳的古老傳說裡,一位頭目的公主嫁給了百步蛇,
而這位傳說的巴冷公主後裔就住在一個美麗部落,我們今天就以單車去尋訪這個故事吧!
--------------------
上個月拜訪了霧台、神山後,對於魯凱族濃厚的藝術風格深深著迷,回家後立刻在地圖上將另一條也是以魯凱族為主的部落路線拿出來再深入研究,而路線初步目標設定是魯凱族另一支系-下三社:茂林、萬山及多納。與屏東的玉樹兄在FB訊息中請教該怎麼走時,得知他們前陣子有造訪三地門唯一的魯凱聚落-青葉村,在同步網路查詢中,看見茂林國家風景區網站中這麼寫著:
「很多人聽過魯凱族巴冷公主愛上百步蛇的淒美故事。故事中的巴冷公主的後裔,現在就住在青葉村中。」
把這訊息貼給玉樹兄看他是否知道巴冷公主後裔在青葉的實際居所:
雖然玉樹回應是不知道在哪,但根據多次騎訪部落經驗,進入部落只要勤問沒有找不到的地方,而且往往可以挖掘出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
把這個訊息告訴Toby,和我一起看過有關魯凱族相關書籍的她也聽過巴冷公主故事,能夠有機會一睹神話中人物的後代當然也躍躍欲試,如此青葉村成為一定要造訪的地點,因此將會經過青葉村但大多為排灣族的安坡觀光自行車道納入路線,讓這次行程形成一個環線,一次領略豐富的排灣、魯凱風貌。
補充說明:青葉是由霧台的大武、佳暮與好茶等地遷至此(均為魯凱族),因此是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
由於這次要去的部落多,行程距離雖然只約120公里,但仍分為兩天來騎,以免為了趕時間而無法細細品賞部落風光。以下即是這次的實際路線圖,採逆時針方向,由屏東市出發:
屏東市-三地門-賽嘉部落-口社部落-馬兒部落-安坡部落-青山部落-青葉部落-茂林部落-萬山部落-多納部落,隔日原路折返經高樹回屏東市。
其中會經過的部落,排灣族為賽嘉、口社、馬兒、安坡、青山(三地門只經過無進入);
魯凱族為青葉、茂林、萬山與多納,青葉位於屏東三地門鄉,茂林、萬山、多納位於高雄市茂林區,又另稱下三社(註)。
路線中有一部分是走沿山公路(185道路)北段旁的安坡觀光自行車道,
但自行車道並非都是在沿山公路上,而是由串起幾個部落的小徑組合而成,
因此將此段路線另外畫成一個簡圖讓車友參考:
註:
下三社,下三社群又稱濁口群,為魯凱族支群之一。魯凱族的下三社群於濁口溪流域的三個部落,於日治時代取名為下三社,是居住在濁口溪支流荖濃溪上游地帶鄒族沙阿魯阿群的四個部落的相對指稱,因多納、萬山、茂林分布在下游便被稱為下三社番,而稱彼為上四番。
摘自台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http://210.240.134.48/citing_content.asp?id=1614&keyword=%A4U%A4T%AA%C0%B8s
-----------------------------------------------------------------------------------------------------------
上個月到霧台是搭火車南下,有了那次單車差點上不了火車的教訓(參考此文),這次改成搭統聯客運。
我們住中和,統聯有一班是由板橋發車往屏東中和有站,由於這班次無法在網路上預購,
特地跑到板橋預購周五(2/21)傍晚五點的車票。
出發當天Toby提前下班,有上回去霧台準備行李經驗,
因此整理物品很快,提前在下午三點就到中和站了。
搭統聯客運有個好處(其他家沒特地試過,因此無法確定),
就是雖然不是預定車次,但只要還有位子就能提前上車。
我們到站時三點由板橋發車的車班還沒到,在站務員協助下(後來車子來了連司機也來幫忙),我們順利地搭上車,
在車上看了三部電影,早早就抵達屏東市。
有了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天剛亮就起床,準備迎接這次「由部落出發,相遇巴冷公主」行程,
是不是真的能找到巴冷公主的後裔,一切就看緣分啦!
哇......太棒了,今天屏東又給我們一個好天氣!
好久沒有吃過這種非常台式的早餐(滷肉飯加虱目魚肚湯),
這兩碗兩個人共吃就已經快撐破肚皮了啦!
陽光在大武山背露臉時刻,我們已經接近三地門,
入山前在小城"水門"的7-11補充一杯咖啡後,開始進入三地門鄉。
進入185沿山公路,很快地找到往賽嘉部落的岔路。
賽嘉部落入口超酷的浮雕,讓我們特地停下來玩起拍拍樂,哈!
不大的排灣部落,家戶牆上都有許多美麗的圖案。
對的時間、季節來騎這種部落間小徑真棒,
由於這次南下時仍有冷空氣報到,因此穿著薄風衣騎起來不冷不熱,超舒服!
離開賽嘉部落一會就又回到185道路,路旁即是航空公園的降落場。
對於這裡我們不會太陌生,因為多年前為了要試飛一頂想購買的二手飛行傘,還曾特地在周末開夜車到屏東,隔天上到位於賽嘉山腰的起飛場試飛行,起飛後即是降落在這片大草原,試完傘又趕忙的開車回台北。
在這裡Toby問起:
「這時候會有人上山準備起飛嗎?」
我看了一下時間(不到十點)及四周,回她說:
「好像還有點太早,這時候還沒有較強的熱氣流,勉強起飛無法滯空啦!」
記得當時第一次由賽嘉起飛,對於這裡是以尋找熱氣流(註1)為主要滯空飛行模式不太熟悉,
起飛時被突然大幅高度差來產生飛行速度模式嚇一大跳,連降落時也找不太到頂風的風向而傷腦筋(降落場風筒是飄忽不定),跟在北部翡翠灣是以利用山脊風形成的上升帶(註2)來滯空的方式大不同。
想到這邊,要Toby準備沿著降落場快速拉起速度讓我拍張照,並且跟她說:
「騎的時候感覺一下,騎單車像不像是貼地飛行?這次我們一起飛上山吧!」
註1:
熱氣流
地面的沙地、農田等因受陽光照射會產生熱對流,可以讓飛行器利用它的上升浮力來爬升或維持高度。以這照片為例,滑翔翼接近沙灘時正受到熱對流托浮,會比預期飛行得更遠。而大型的熱對流是極為危險(例如夏季的積雨雲區),有時會將飛行器推至上萬公尺高空,造成失溫或推滑至人跡罕見山區。
註2:
山脊風
山的迎風面因山勢導引,在接近山頂上空會形成上升氣流區域,無動力飛行器可以來回利用此上升帶來達成上升或滯空的目的。以此照片為例,飛行傘正在迎風的山頭上方利用上升氣流滯空。
以上兩張照片都是Eddie冒著危險親自演出喔^^
哎呀,沿山自行車道(安坡觀光自行車道)還特地漆成綠色,
這段路已經夠美,實在是不須畫蛇添足了。
路途上都是剛開花的芒果樹,少數幾株已經結實累累,
想起昨夜在屏東夜市買的芒果青,馬上就是令人口水直流。
順著自行車道來到口社部落,
雖然進部落得爬點坡,但此行就是要逛部落,錯過了多可惜!
口社部落是個清爽乾淨的社區,濃濃的排灣風格以及居民親切的問候,
單車這樣騎就對啦!
離開口社部落後途經沙溪林道入口,沙溪林道是南部一條MTB愛好者有挑戰過的路線,由於八八風災南部山林受損嚴重,這林道路況不得而知,我們此行沒有排進行程,只有在入口拍張照表示一下囉!
口社到馬兒部落的自行車道是走一小段185道路後轉入更靠山區,
雖然坡度變陡,但車輪壓過滿地落葉聲響搭著此起彼落的鳥鳴,
讓人不得不讚嘆這段路的優美,不過以今天是周末,我們尚未遇到任何單車客的情況來看,
這自行車道也是屬於叫好不叫座的路線了。
爬完這段坡路開始連續下滑,前方應該就是馬兒部落,
這時已經11點肚子有些餓,看看部落裡游沒有賣吃的,該是補充些熱量了。
進到馬兒部落沒有看到有在賣吃的,不過部落非常整齊乾淨,一看就知道是有在用心經營的社區,因此特地離開車道繞進社區中瞧瞧,看看會不會有甚麼令人驚喜的發現。依照慣例,先找教會吧!據說馬兒部落有個馬兒教會(有點廢話加繞口@@),先問問部落裡的居民正確的位置。
這時Toby騎在前面,突然好像看到很特別的景象停了下來,
回頭向我示意往一個宅戶的前院內看去.......
「哇!那是甚麼??」
好幾位婆婆媽媽正忙著以木樁楮著黃色的泥狀物,
原本我們以為是小米,但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木薯。
楮累了另外拿起一個塑膠杯,改成用小木棒褚起檳榔。
會這樣做因為年紀大牙齒已經無法嚼檳榔,因此得先用木棒褚過才倒口中。
問了她們是否可以拍照獲得首肯後,我們進到院子裡,
聞到木薯楮為泥後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好幾位都熱情遞給我們已經褚好的木薯泥,
沾上盤裡的鹹花生粉放入口裡,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實在太感動了。
我們一人吃了一個原味一個沾鹹花生粉的木薯泥,原本的餓感變成心滿意足的飽足感,
站在她們身旁聊了起來,這時順口問起我們原本想去的馬兒教會位置,忙著將木薯泥沾鹹花生粉的媽媽說:
「教會就在我們隔壁呀,因為明天有新的牧師要來報到,我們要慶祝,這些木薯就是明天要用的。」
踏破鐵鞋無覓處,要找的教會就在隔壁,太妙了!
謝過她們後,我們牽著單車繞到隔壁,果然看到一個藍色教堂建築躲在一個大棚架下,
難怪一直找不到。
部落裡有許多男士正忙著將教會裡外整理,
也擺上許多椅子,看來明天新牧師報到場面會很盛大才對。
在拍照時,來了一位親切的先生,是馬兒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的會長,
他是一位退休警察,當聽到是警察退休,我馬上想起上次去的神山愛玉老闆巴義成大哥也是警察退休,一問之後果然他們是互相認識,想想還真是有緣,也或許是在原住民的領域裡其實不大吧!
由於我們對馬兒部落認識不深,因此問起會長這部落的特色,
沒想到他指著後面的教會說:
「這個教堂是排灣族第一個成立的基督長老教會(註),明天要來牧會的牧師其實已經快退休了,就是特地請調來這裡一了在最老的教會退休的心願。」
聽到會長這麼提起,Toby和我同時「喔,對耶!」,
因為我們曾經在一篇有關基督長老教會與排灣族關係的文獻中讀過,只是印象模糊,
經會長一解釋,馬上回憶起文獻中似乎有這段歷史。
註:
排灣族第一位受洗的基督徒為三地門鄉馬兒村的林泉茂,排灣名Pangder。
1950年7月自山地宣道所畢業,之後在馬兒做傳道的工作。同年10月,馬兒村蓋了排灣族及魯凱族第一間聚會所......
摘自:
http://www.laijohn.com/archives/pg/Paiwan/Pangder/brief/Kang,Sgin.htm
由會長帶領,我們拜訪了位於教會旁的獵人,看到一屋子山豬下顎骨以及他以鹿皮製成的禮服,不由得令人敬佩他年輕時的勇猛。
獵人女兒手工藝作品,這背袋是自用不外賣,
可愛到我看得好心動喔!騎單車背這個透氣性一流,只可惜下雨就不行了。
和會長等部落裡的朋友聊了好一會,才依依不捨的和他們告別,
騎上非常優美的聯外楓林大道,準備轉往另一個部落。
由於在馬兒部落停留不少時間,因此在安坡部落並沒有停留,
僅騎進部落逛逛,但要離開時問了部落裡一位朋友路要怎麼走,
他指引了一條繞進山裡的便道,表示那條也可以連通到往青山部落的主線。
看看路徑方向應該不難走,因此我們就依照他的建議試試囉!
騎在林蔭茂密饒富樂趣小徑上,Toby忍不住說:
「這條還真像是林道耶!騎起來很好玩耶.....」
在山裡東繞西繞,終於接回主線,而這時的主線是屏7道路而不是185道路。
抵達青山部落繞了一圈,可能是剛剛在馬兒已經和部落裡朋友聊了很久,
這裡就沒有太多想法,拍了幾張照片後看時間已經是下午一點多,
後面除了青葉外還有茂林的下三社要進去,為了避免弄到夜騎,還是繼續往下一個重點部落-青葉村前進吧!
由青山村接回185沿山公路,很快地就抵達往青葉部落岔路,
由於青葉部落是獨立於一個平台上,因此又是一段連續爬坡啦~
進到部落,映入眼簾除了各種魯凱圖騰以及寬闊的入村道路外,
居民騎機車經過,笑咪咪的對著我們說:
「歡迎蒞臨青葉,祝你們玩得愉快喔!」
聽到這樣熱情又真誠的歡迎語句,我們對這裡好感度馬上破表。
由於我們心裡掛想著要找巴冷公主後代所住的地方,又有一點時間壓力,
因此看到天主教會旁住家恰好有有先生站在門前,Toby立刻趨前問路:
「請問喔,聽說巴冷公主的後代住在村裡,請問您知道是在哪嗎?」
這位先生的回答讓我們非常驚喜:
「知道啊!就從前面路口左轉,第三個十字路再左轉左側第二間,他們家正在整修,去就可以看得到了。」
很難相信這樣一問就問到手,這也太棒了吧!
我們和這位先生就站在路旁聊了起來,聊到後來,
才知道他竟然是星光幫一位歌星賴聖恩及賴聖偉的父親,雖然我們家裡沒電視因此印象不深,
但他說他兒子有人認為長得像美國歐巴馬總統,說像歐巴馬我們馬上有有印象,
而且,別說他歌星的兒子,連賴先生本人就已經有些神似了.....
Toby聽到賴先生說他兒子長得像歐巴馬,開心得直說:
「ㄟ...ㄟ...有像有像,真的有像耶!」
順著賴先生指引的路徑,先看到的是賴先生老家,
據他說他們祖先眼睛具噴火的神力,因此牆上畫有眼睛和火焰的圖騰。
哇~太棒啦,沒想到真的有耶!!
來到傳說中巴冷公主後代所在的小徑,一看到房屋前石板上的圖騰,我們馬上知道已經找到了。這時,看到有幾位朋友正在坐在院子裡吃便當,依照慣例開口問道:「不好意思,打擾用餐,請問這裡是巴冷公主後代住的地方嗎?!我們是否可以拍照!」
一位年輕女生親切的說:「是這裡沒錯,你們可以到裡面來拍呀,不過不好意思,現在正在整修比較亂喔!」
我們走進去後,Toby馬上說:「那請問妳們就住在這裡嗎?所以是巴冷公主的後代??」,這時旁邊另一位大姊說:「對,跟妳們說話的是第四代子孫,那兩位小朋友是第五代。」
哈,太好了,簡直有中彩券的感覺......想找的地方和看到的人全部在眼前!(跟我揮手的小男生是巴冷公主第五代,右邊為第四代的Ba Lheng小姐;左邊為另一位姓巴的大姊。)
我們坐下和她們聊起來,提到因在茂林國家風景區網站上看到巴冷公主後代就住在青葉部落,趁這次來三地門+茂林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又提到上個月騎霧台時,在霧台濃濃藝術氣息的感動,在青葉又是相同的感覺,而且,在神山部落因雕刻家『刀疤』先生提起,讓我們知道神山愛玉的巴義成大哥曾經徒步環球,並經由巴義成大哥指引,我們騎了一次霧台超棒的單車旅途,說到這邊巴大姊笑著說:
「巴義成是我同學,其實我就是由神山部落來這邊幫忙設計規劃巴冷公主的家;以前我曾在神山天主堂牧會,而且,你們說的刀疤是我親弟弟。」
Toby聽到巴大姊這麼說,注視了她的臉開心大叫:
「ㄟㄟ......有有,真的有像耶!」
在這邊有這樣的巧遇,我們已經興奮到快說不出話了!
原本擔心等等騎到多納部落,因還要經過茂林、富山兩個部落,再繞進去可能會太晚,但能在這邊有這樣的機緣當然不能錯過,這時心念一轉:「大不了夜騎吧!反正民宿已經訂好,茂林、富山兩個部落等明天回程時再繞進去吧!」
行程上沒有時間負擔,心情頓時輕鬆了起來。
巴大姊幫我們說明巴冷公主住所整修的規劃及理念,這次的整修年底會完成,屆時巴冷公主的傳說會有更美麗的氣氛喔!
神山『刀疤』先生作品出現在青葉部落巴冷公主的家啦!
真是太幸福了,Ba Lheng小姐端出一鍋暖暖的羊肉湯,
我們就在柴火堆旁邊吃邊聊,繼續聽著魯凱青葉部落在不同時空的故事。
謝謝Ba Lheng小姐,我們太開心太感動了!
離開部落前,找到達拉瑪卡烏TalaMakau頭目(楊永福先生)的家。
青葉村主要是由達拉瑪卡烏與達德勒兩大部落以及後來好茶、霧台、佳暮等魯凱族人遷入而成,是三地門唯一的魯凱族部落。
當然也要再欣賞部落裡許多美裡的藝術圖騰。
這裡每家每戶都有不同的壁畫、雕刻,如果時間更充裕,可以放下單車改由步行細細賞遊。
已經是下午三點多,再不入山真的得夜騎了,
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青葉部落回到185道路,拉高迴轉速奔馳於沿山公路上,
抵達大津後轉入高雄境內,接上高132道路往茂林。
一整天的沿山公路下來拍了不少影片,
以下就請您先欣賞一段沿山公路段的影片紀錄,喝口水休息一下後,
再繼續賞文囉!
對了,請記得打開喇叭......
------------------------------------------------------------------------------------------------
一進185道路,路旁有個「茂林遊客中心」,在這裡上個洗手間並詢問山裡的路況後繼續前進。
繼續出發後很快地就經過茂林風景區牌樓,道路旁的山壁和下方的濁口溪,
處處見得到八八風災在這裡留下難以恢復的痕跡(風景區牌樓旁另有詳細解說牌)。
兩個人專心地爬著,不到20分鐘抵達茂林。
雖然不想夜騎,但騎到茂林肚子又餓了,
因此還是停下來在路旁小攤吃了些道地魯凱風味美食,才繼續地往山裡前進。
下三社的茂林、萬山、多納之間距離並不遠,由185道路起點到位於多納的終點大約只有15公里,
我們抵達萬山部落時才四點多,遠遠就看到部落裡有個很特別的教會,
因此還是先繞進部落找到這教會瞧個清楚。
根據隔天一位部落文史工作者馬樂老師解說,我們才了解這是萬山部落基督長老教會,
是萬山遷村(民國46年)後,改建的第3代。在百合花與陶壺下面是萬山岩雕圖騰,而萬山岩雕是部落裡非常特別的一個史蹟。
由於事先已知萬山部落有些與其他魯凱部落不同,加上時間不早,
因此今天先小逛一下,明天由多納回程時再專程來此好好走走。
離開萬山部落一段距離回頭看,發覺這部落所有建築都是同一個色系,
在夕陽暖色調下看起來非常協調,而右邊顏色最濃的即是萬山教會。
在茂林遊客中心問路況時,服務人員建議途中可以改行多納高吊橋,
恰好在規劃路線時也有考慮這樣走,只是不確定路是否有通,經他這麼一說,
代表路是有通,照片中離開主線往左即是通往吊橋的岔路。
走這邊除了可以由高處欣賞路線上非常優美的老鷹谷、龍頭山之外,
也可以節省下滑到谷底再爬回原本高度的時間,也就是去程走吊橋回程走山谷是路線最佳搭配(反之也行)。
切往多納吊橋小徑,很清楚的可以看見多納橋與龍頭山。在路線上,龍頭山與晚一點也會看到的蛇頭山是一種罕見的曲流、環流丘地質景觀(註)。
龍頭山盤據於溪谷中,狀似一條休息中的巨龍,讓人忍不住想用手輕撫牠^^
註:
曲流與環流丘
環流丘是河流掘鑿作用中將曲流頸切斷而形成的現象,屬於曲流地形的一種,所以在形成環流丘之前,一定會先形成曲流。曲流的形成是因為河水受到阻力向外側沖刷,使得岸壁受到沖蝕逐漸形成凹岸 (稱為切割坡)。而流速較慢的一側則會發生沙石堆 積的現象,使得岸邊較寬廣低平形成凸岸(稱為滑走坡)。隨著河流作用,曲流的彎曲度逐漸變大,使曲流頸慢慢的被截斷河川改走新河道,舊河道逐漸枯竭,而地殼舉升使得陸地高出河平面並被新舊河道所環繞,這個被環繞的山丘即是環流丘。
摘自茂林國家風景區網站
http://www.maoli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3000704
抵達吊橋時已經快五點,四周已經有些昏暗,
少了光線無法拍太多照片,因此只有在橋頭小停一下即直接騎過橋。
《父子騎車》
由於方便整理,Toby已經好幾年都是剪短髮,加上常穿偏中性的車衣,她已經多次被錯認為男生,每當被錯認她又出聲後對方往往會很尷尬。在多納吊橋前等著時,又遇到一位慈祥的大叔對我們說:
「真棒!能夠帶兒子出來騎車,他以後一定會有很多回憶。」
這回Toby學乖不出聲,只有我用力敲一下她的安全帽大聲的說:「聽到沒?還不認真騎,走了走了…」
騎上吊橋,側看下方「老鷹谷」、「龍頭山」以及「多納橋」,明天返程時就是要走那邊。
越過前方大崩塌上方公路,應該就快到多納,
我們今天天黑前就能順利抵達啦!
穿過吊橋回到公路,出現眼前的是另一個巨大環流丘-蛇頭山。
在魯凱族眾多圖像中百步蛇是最重要元素,對魯凱族人而言是一種祖靈的象徵。
在這個魯凱族領域裡看到這樣的「蛇頭山」實在別具意義,直接就會聯想在一起,況且,今天我們還相遇嫁給百步蛇王的巴冷公主後裔,因此騎到這邊雖然陽光已經即將沒入山際,我們還是要停下來瞻仰一番,保佑我們一路上都能平安順利。
走囉~太陽要下山了,我們也該騎往今日的終點啦!
離開蛇頭山爬了一段連續坡,在彎延曲折山徑努力踩踏著,
在途中又遇到當地朋友為我們大聲加油,終於越過一處名為「多納古戰場」的最高點,
開始下滑後,美麗的部落終於映入眼簾。
到啦,到啦,我們到多納了!
滑進部落已經五點多,在天黑前找到我們預定要住下來的「阿拉斯民宿」(註)。
由於怕部落裡晚上沒有地方可以晚餐,因此匆匆地將行李安頓後,即在部落裡找了一家正準備打烊的麵店晚餐,
吃完晚餐在星空下小逛部落後,回到民宿,趙媽媽正在客廳坐著魯凱傳統手工藝,
我們和她聊了好久,許多在網路上、書本上讀得的故事,由她並不流利的國語說著部落裡發生的大小事之間,通通立體活絡了起來。
真好,今天又是有故事的一天。
註:
會住阿拉斯民宿,是透過網路搜尋找到的:
http://www.e-tribe.org.tw/kungdavane/DesktopDefault.aspx
-----------------------------------------------------------------------------
第二天
一早起床在部落裡走著,看見陽光逐漸越出山巔照耀在木雕圖騰上,
回想昨夜和趙媽媽聊著時,有一種很難解釋的感覺。
那就是搭著快捷大眾交通工具由台北城抵達另一個繁忙的大城,跨上單車後,映入眼簾的,是由誇大的促銷標語漸轉為樸質且色彩豐富的圖騰;傳入耳裡的,是由熟悉的閩腔加油聲逐漸變為未曾聽得的腔調,但一樣是出自熱情的聲音。最後,來到部落裡和已經是七十八歲的趙媽媽聊著,她說:
「以前日本人走了之後,中華民國來了,我沒有讀到書,會說你們的話,是和來這裡的人常常說話學的.....」
這段話讓我突然有個感覺,我們騎單車由城市到部落,這些影像、聲調變化,就像是在看一部課本上沒有的歷史時光電影,唯一不同的,是所有場景是活生生的就在我們身邊,而電影裡的故事,等著我們自己去演繹。
清早,先逛一圈靜謐但有五顏六色的部落。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多納教會,我們住的民宿隔壁就是個美麗的教會。
先逛完一圈後再度回到民宿,
把所有行李整理好,跟趙媽媽詢問哪裡有早餐可吃,
經由她指引,果然找到部落一家早餐店。
在早餐店和服役於海軍陸戰隊放假回部落的年輕朋友聊了會,確定了往下走的多納溫泉確實已經沒了,但也得知仍有一條風景不錯的路線,他建議我們可以騎單車走一圈,以不同的角度欣賞美麗的多納部落。
是呀,河谷旁雖然沒有溫泉,但這樣美麗的農田沒能更靠近一些多可惜,
而且這些梯田搞不好就是多納最著名的黑米栽種區域呢!
不過要下往多納溫泉遺址前得先到一處來這裡必訪的地方。
在部落轉了一下,很快就找到這個步道啦.........
到了到了!
不用懷疑,石板堆出的牆上空洞即是以前部落出草後砍得的人頭祭放處。
以前一個部落就等同於一個國家,族人都需要保衛自己的領土與主權。
當出草成功回來後,族人會將人頭高掛並祭拜,這種祭人頭文化在台灣許多原住民族群都有。只是以前令人敬而遠之的祭人頭場現在已開放為讓人可以參觀的景點,讓大家可以體驗這種異於平地的文化。
參考茂林國家風景區網站:
http://www.maoli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1211
祭人頭場庇佑的是一個位於台灣南方深山的部落,
當然啦,在這裡這個時候見到的是美麗多納。
由祭人頭場再往上走是勇士步道及勇士呼喊台。
以前當多納的族人在出草成功或獵到熊或雲豹、野山豬時,會在山頂向部落呼喊,
來證明他的英勇,進而得到族人認同與擁戴。
走回部落裡,看到一群來自高雄市的大學志工正在忙著彩繪,
可能是生長環境不同,色彩筆觸中「原」味似乎淡了些。
在圖騰及色彩上,我所見到的應該是多納國小教室外牆最具代表性了。
雖然沒有溫泉,但多納假日仍然會有不少遊客來訪,
因此店家一早已經開始忙起來準備烤肉。
週日早晨部落最容易聽到悠揚的詩歌聲,順著歌聲果然找到另一個教會-基督長老教會(多納教會),
教會裡許多年輕朋友正在專注的唱著歌,連站在門口發傳單的女生也跟著哼唱擺動,
上前說要拍照,她們還特地擺了pose,哈!
逛完回到民宿,將行李整理好背著,
跟趙媽媽道別後,我們由部落後方通往多納溫泉便道下滑,
準備去看看以前的溫泉區經過八八風災後,現在是呈現甚麼樣的樣貌。
哇!整個溫泉區已經被土石完全淹沒,
只留下電線桿露出一小段,來證明這裡曾經的喧嘩。
我們沿著河邊往上游騎,遇到一位由高雄騎機車來朋友,
由他的描述,更清楚的了解這裡是經過一次多大的災變才會變成這個樣貌。
以前的情景,只能在此站在山谷前憑空想像了.......
雖然沒了溫泉,但這條可以經過部落墾種農作物台地的小徑騎起來超有FU的。
Toby騎的路段是離開主道的小路,遠遠就看到覺得很棒,因此特地請她繞進去讓我拍個照。
順著小徑以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悠賞了多納,
終於回到昨天傍晚轉入部落的岔路,來到這裡也代表我們要正式跟多納告別進入回程啦!
再見啦,美麗的多納部落。
哇,超棒的!
回程有了陽光的加持,整個人融進了蛇頭山一帶巨闊的山壁河谷之間,
在下滑中蛇頭山跟著緩緩轉動,有如是一隻巨蛇活生生的盤踞在河谷上,這種景象太真實啦!
進入老鷹谷,龍頭山旁的多納橋有如一條白色巨龍,
下滑中由不同的高度不同角度欣賞著。
一直到穿過巨大拱橋的另一端,更讓大老鷹對照出人的渺小。
滑至谷底再度慢慢爬升,今天打算要再度前往的萬山部落已經清楚可見。
這時候兩個人肚子也有些餓,進部落後看看會不會有賣吃的,
因為回到屏東車站雖然沒有坡要爬了,但還有將近四十公里的路程,多少也得先補充一下。
進到萬山部落找了一下,雖然沒有看到有任何賣吃的地方,
但還是整個部落走一趟(進萬山部落需要離開公路往下切,而且路很陡)。
逛了一圈正打算回頭往上推,Toby似乎看見了甚麼,跟我招手往一處廣場走去,
原來,部落舊學校裡正有個萬山岩雕遺址影音展,而且有導覽志工在解說,
萬山岩雕在事先做功課時有留意到,但知道遺址位置是在深山,一般人無法到達,更不用說單車了,
沒想到這裡竟然有詳細的展覽又有導覽,當然是不能錯過了!
經過導覽志工生動解說,正感動於這些難得的遺跡能有這樣的展示時,
志工看我們問了許多問題,特地推薦我們到廣場中找到展覽的推動者馬樂老師。
哈,這真的太棒了,就跟昨日在青葉遇到的巴大姊一樣,
經由專業又熱誠的部落文化工作者的解說,更精確地說是聽馬樂老師現身說法講故事,
我們有賺到一次部落的深度探索了......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到為了將萬山舊部落的樣貌複製花了許多心血,
而過程部落裡知道的人不多(舊學校位置是在部落最下方),最後完成時還殺豬祭拜,
當部落裡老人家看見萬山舊部落一模一樣的模型,尤其是他們的老家時,不禁老淚縱橫說不出話,讓他覺得為部落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讓老人家有找回真正根的感覺(註)。
註:
萬山部落在1956-1957年遷村後,居住在新萬山的族人,稱呼舊萬山為ka-’oponoh-ae,意指「完整的」、「真正的」文化存在處。(參見: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6&id=723)
在魯凱族傳統上,「家」不僅是住所也是生命的發源地,是族人心中最神聖的地方,由早期的室內葬也可以看出魯凱族人對家的重視與信仰的態度。萬山部落經過遷村後,舊部落被群山惡水阻隔,老人家已經無法回去尋根,因此看見萬山舊部落模型中的老家才會有那樣的感動。
萬山岩雕的複製品。
在萬山部落口傳歷史中,萬山岩雕相傳部落裡一位男子娶了布農族女子為妻,
而他妻子趁著他上山工作時將百步蛇和飯一起煮食,後來被家人發覺後傷心的離開部落,
這個女子離開部落後一直期待她丈夫會來接她回去但一直都不見來到,很傷心的用手指在岩石上畫出許多如照片中的圖案。
摘寫自: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8416
http://taiwan.net.tw/pda/m1.aspx?SNo=0019450
有萬山部落馬樂老師(左)的解說,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萬山部落文化,實在太幸運了!
告別馬樂老師推著單車,我們意猶未盡的回到公路上才想到聽故事聽到忘記還沒吃飯,
繼續下滑經過茂林時原本想停下來,但由於茂林因現在正值賞蝶季遊客、車輛不少,因此我們索性不停留繼續下滑到台27線途中才找了一家麵攤中餐。
2月底在陽光下的屏東騎單車已經頗熱了,
在經過三、四十公里的高速奔馳,我們下午三點多回到屏東市區,
找到位於民族路的屏東觀光夜市裡的「進來涼冰果室」,
這家60年以上的老店(創立於民國38年),週五晚上我們就有來吃了一碗元宵湯,
這時一身又熱又渴,當然還要再來清涼一下啦!
心滿意足的吃完冰,才回到周五晚上投宿的飯店取回寄放的攜車袋,
搭上17:40開往台北的自強號,開開心心的完成這次「相遇巴冷公主」魯凱單車旅程。
---------------------------------------------------
您看完第二段旅程若是意猶未盡,那就請再花幾分鐘欣賞以下影片,
就會了解這次行程有多迷人喔!
(老規矩,請記得開啟喇叭!)
全文完。
----------------------------------
如果您意猶未盡,再請觀賞一段精華版的影片:
很棒的遊記
回覆刪除感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