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我在賽德克,我遇見彩虹橋。


來到霧社,走訪合歡與奇萊間的賽德克族部落,
當帶著雨絲的冷風越過山嶺迎面而來時,我們終於遇見傳說中的彩虹橋。
-----------------------------------------------------------------------------------

我在賽德克,我遇見彩虹橋。


記得2009年第一次和Toby一起由埔里騎往武嶺,
在經過翠峰進入沿合歡山稜線往上爬時,注意到右下方深谷中有道路及聚落,
當時完全不知那裏是哪,一心只有想完成通過天堂路考驗,完成騎上武嶺的心願。


過了幾年多次騎車入山,逐漸發覺以單車走訪原住民部落,
是一種可以有脈絡拉出歷史軸線的深度旅遊方式後,開始試著去了解台灣原住民種種,
因此,位居台灣歷史重要節點的賽德克族當然是不能錯過。

後來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電影上映,資訊更為豐富,讓我清楚的知道當初騎往台灣公路之巔武嶺時,在右手邊的深谷一直延伸到奇萊山即是賽德克族領域,也是事件中的區域;而那個聚落,即是位處目前賽德克族最深山的「靜觀部落」。

今年七月,我們沿著泰雅族匹亞南山道(由宜蘭取道台7甲-力行產業道路接上台14甲),在深夜濃霧中抵達霧社並住下來。隔天對於四周的道路及景點仔細紀錄,回台北後更是上網收集車友遊記,並參考多本有關賽德克族書籍,訂出一次心目中的賽德克族單車路線,經過數次因天氣不佳而延宕,終於在這次難得的好天氣中出發。




2009/04/18台14甲往武嶺19.5K處拍攝,右下方聚落是後來才知道是賽德克族的靜觀部落。

遊記參考:我們攜手騎單車去朝聖 台灣公路之巔-武嶺





2013/07/27,濃霧中由力行產業道路騎抵霧社。

遊記參考:尋訪泰雅路:匹亞南山道-中橫宜蘭支線/力行產業道路


以下是這次的賽德克族路線規劃(點圖可放大,由霧社以順時針方向出發):


路線圖說明:

  1. A為台灣公路最高點的武嶺(3275M)。
  2. B是我們曾經走的台14-台14甲(即日治時期的合歡越嶺道),由埔里經G霧社抵武嶺。
  3. C是攻往武嶺時右下方深谷中的合作產業道路(投85)。
  4. D為今年七月走過的泰雅族匹亞南山道一部分-力行產業道路(投89)。
  5. E為泰雅族發源地-瑞岩。
  6. F為台14銜接能高越嶺古道。
我們這次的路線,即是走介於合歡越嶺道B與能高越嶺古道F間的橘黃色環狀路線,盡可能完整地將這帶賽德克族部落繞一圈(包含了霧社事件中互相敵對的族群),這樣才能以更多的角度來體驗賽德克族風貌。



由於這次路線有些小複雜,尤其是翠峰下切往靜觀部落的農路路徑不明,
因此我們提前一晚就抵達埔里,第二天清晨驅車往霧社再開始騎。

由埔里開車出發後,途經人止關當然要停下,
因為這裡不只是地理上的重要分界,也是歷史上重要的節點。




七點到了霧社,組好車並在霧社街上超商買好補給,
先往回到霧社事件紀念公園,在莫那魯道石像前沉靜一會,

把思緒拉先回曾經是動盪的年代再出發吧!





拜電影帶來的熱潮,許多當初事件發生地點都有清楚標示及解說,
這可讓我鬆了一口氣,因為可以不用除了騎車還得花更多腦筋找地點!

上面的照片是台電萬大發電廠第二辦公室,就是當初霧社公學校的位置;
下面這張是霧社事件殉職者之墓遺址(紀念碑已經拆掉)。

中間是每處跟霧社事件有關地點附近都有的解說牌,可以讓我們清楚了解過往故事。



好啦!調整好情緒,該正式出發啦~




進入台14甲連續爬坡後,高度很快地建立,
這時往回望去,霧社果然是美不勝收,難怪這裡日治時代譽為『台灣蕃山的箱根』(註)。

註:『蕃』為日治時代的用法,在此無不敬或貶低之意。




由霧社出發先騎往台14甲往武嶺方向,沿途可以看到下方靜謐的賽德克族部落;
一般要挑戰武嶺的車友都是往上仰望,比較少低頭留意有這些美麗聚落。

回想前陣子做功課時,對底下這個春陽部落沒有任何印象。
騎到這裡換個視角往下望,果然令人驚艷,明天回程經過一定要進到部落走一走。
尤其是已經看到裡面有兩個教堂,那更是非去不可啊!



仁愛國中到了。

以前經過時是因被它豐富的顏色所吸引,而這次經過特地停下來,
是因為學校旁有設置解說牌,上面說明學校以前是羅多夫社,而羅多夫社是霧社事件起義的六個社之一(註)。

註:

霧社事件起義六社



馬赫坡社(Mhebu),即是廬山溫泉。
吐嚕灣社(Truwan),在春陽溫泉對岸。
波阿崙社(Boarung),即是現在的廬山部落。
斯庫社(Suku),在雲龍橋附近。
荷戈社(Gungu),為現在的春陽部落。
羅多夫社(Drodux),就是我們特地停下來的仁愛國中現址。

以上各社位置係參考郭明正先生著作《真相.巴萊》所繪製。





過了仁愛國中沒多久,抵達對於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岔路點-力行產業道路。

這裡象徵泰雅族領域由梨山而來的最後分嶺點,七月就是由宜蘭經台7甲-梨山-力行產業道路騎到這裡接上台14甲,也就是由匹亞南山道接上合歡越嶺道,進入賽德克族領域。

而若是往上行,越過合歡山進入立霧溪流域,也就是進入太魯閣族領域了。



Toby實在無法忘記七月那次挑戰,
對著力行產業道路(投89)終點牌直指大拇指說讚!

為何她會印象那麼深刻?您看完這支youtube紀錄片就可了解啦!

由部落出發,匹亞南山道:宜51/中橫宜蘭支線/力行產業道路《台灣 ‧ 用騎的最美》




力行產業道路口往後看霧社,往上看是等等會上去的清境。



在拍照時,Toby正和兩位由彰化騎來的朋友聊著,
分享她騎山地路線經驗:

「要先設定一個時間,太晚了就不要再上去了。」

「太晚山上會起霧又下雨,你們沒有車燈,太晚下山很危險。
如果時間不趕,騎到清境農場住下來,明天早一點再攻上山一樣可以呀!」

今天天氣好,一路上騎公路車挑戰武嶺的車友不少,我們已經被刷卡刷到昏了頭,遇到速度比我們慢一些的車友,當然要多說兩句,也算是為自己打打氣吧~




離開力行道路岔路口爬到更高處後,可以看到剛剛的仁愛國中是在一處緩台地,
這個台地就是以前部落所在。



仁愛國中所在的台地下方即是春陽部落,
也就是當初起義六社之一的荷戈社,這樣就可以很清楚兩部落之間地理關係。



再更往上走,這個角度已經可以看到塔羅灣溪旁的吐嚕灣社舊址(河岸對面河階地),
沿著溪流往上游看去,可以看到好幾幢樓房,那裏就是廬山溫泉(領導抗日的莫那魯道所居住的馬赫坡社)。

如果您看到此已經有些分不清楚哪裡是哪裡,那就請再看一次起義六社分布圖,
上面幾張照片都是在離開仁愛國中後的更高點拍得,角度是往仁愛國中東南方,您看懂了嗎?



霧社事件起義六社分布圖



往奇萊、能高方向雲已經精采起來,看來今天山上降雨機會很高,我們有帶雨衣和保暖風衣,因此可以放心啦。

照片中央下方山鞍部處的聚落,是下午回程會經過的廬山部落,那裏是往能高越嶺道的檢查站所在地。這趟若是時間夠會考慮往能高越嶺道騎進去(事實上入山證也已經申請好帶著),不過實際上時間到底夠不夠,我也沒有把握,只能且戰且走了。

說明一下為何說只能且戰且走,因為原本今晚打算住到離屯原登山口很近的一個「明源茶廠」,但由於那邊這兩天已經有住了許多登山客,無法再接受我們去叨擾,因此,只能到廬山部落或是更低的廬山溫泉過夜。

而無法住到「明源茶廠」,隔天需要騎不少高度才能到屯原登山口,這樣古道是無法走多少,
去了也沒多大意義,因此才說要且戰且走看狀況,再來決定是否要進能高古道了。



抵達清境農場附近,開始進入歐洲風味,不過今天是以部落路線為主,
滿腦子想的都是等等要怎麼繞,因此還真有點不太能適應呀!


喔喔,看見台14往廬山溫泉路途上重要地標-雲龍橋了。


這時才九點多,沒想到合歡山一帶雲也起,
今天要挑戰武嶺的車友,到山上時應該會遇到大霧甚至下雨了。




我們的路程不算遠,時間上也很充裕,
因此抵達清境農場稍作休息並吃些東西,才繼續往山上前進。



據說由清境附近這個岔路下去(台14甲9.1KM),可以通到平靜部落。

我們把這裡是備援路線,因為最原始的計畫是一清早要由台北開車到霧社再騎車出發,
因時間會太趕,所以有打算不騎到翠峰再下切,而是要由此離開台14甲。
但最後決定提前一晚到埔里,因此還是騎到翠峰再下切,目標是直搗賽德克族最深山的聚落了。



清境農場好熱鬧,已經很高山的道路上還是車水馬龍,這裡真不像是位於深山之中啊!



快到台灣最高的7-11門市前,已經可以看到深谷中靜觀部落(照片中央分為上下的聚落)。



往遠處山頭望去,劃過接近稜線的公路附近就是翠峰,
我們就是要由那裡往右下方走小路下山。

看到這景象不免興奮了起來,因為往下滑的路線必定會很刺激才對。






在此行最高的7-11門市再度休息吃東西,該買的都買一買。
等等滑下去途中應該是沒有商店,除非下到部落後才有可能再遇到雜貨店。







今天真是個騎車好天氣,除了有湛藍天空和很立體的雲層,
還颳著不小的秋風,雖然有大太陽,路也陡,但騎來一點也不累,實在是太幸運了~

有這樣好光線,沿途當然不忘多撈幾張照片!



中午十二點半抵達海拔約2300M的翠峰,前方右側即是預定下切點。
跟攤商買些水煮玉米可以晚一點吃,順便請教他們往下該怎麼走,

結果得到的回應是:

「路很複雜,沒辦法說得清楚,一路一直問下去吧!」

這個答案雖不滿意但很實際,真的只能邊騎邊問了,幸好事先有將此帶衛星照印下來,
直接現場比對應該不至於找不到路才對。

走~勇敢出發囉!




下滑沒多久,看到山坡上錯縱複雜的小路有點傻眼,
趕緊將地圖拿出來比對兼複習一番,才小心翼翼地繼續往下滑。


嗯,若是要往預計要去的一處通往靜觀部落的小橋或是吊橋,
就是要在這裡大迴轉,應該沒錯,那就轉啦~





哇~太爽啦!

這簡直是又刺激又美麗的超級好路線啊,
Toby看到這樣的景象,也不禁歡呼說:

「這樣的路已經把力行產業道路比下去了呀.....」






雖然連續下滑不須費力氣,而且景色美的讓人捨不得眨眼睛,
但每一條小徑看起來都一樣,越騎越心虛.....
這時看到路旁有座小廟,旁邊恰好有農民在談天,趕緊趨前問路:

「請問往下走可以到靜觀部落(合作國小)嗎?」

一位大哥很乾脆的回答:

「那邊沒路,你們走錯了.....」

「啊,地圖上這底下不是有一條小橋和一條吊橋?」我聽了下一大跳,趕緊將事先地圖上看到的景說明一番。

「小橋早就被沖掉了,不過是有一座吊橋,但那路很難走喔!」另一位大哥看到我們是騎單車,提到是有一條吊橋可以走。

這時恰好另一位當地農民騎著機車來,
原來兩位大哥要我們問他比較清楚,結果他給的指點是:

「往下遇到岔路就是走右邊,尤其遇到一個紅色廢棄工寮時要往右下切,過了兩台怪手後沒多遠,要往右上走,再一直向前走就可以到吊橋了.....要記得那裏路很爛喔!」

哇咧,這可是真複雜啊.....
勉強覆訟幾個重要的地標和要點,謝過他後,戰戰兢兢地繼續出發。



又下滑一陣子,Toby指著靜觀部落: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滑到對面的部落嗎?」

我:「沒錯,就是那邊,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還沒找到正確的路啊!」






繼續滑吧.....
這時路邊出現一間像是剛剛那位大哥說的紅色廢棄工寮。

我們有點猶豫,到底該走哪一邊啊~~




再度拿出地圖,但一時之間還是看不出所以然.....
尤其剛剛聽到原本要走的小橋已經不存在,讓我的規劃有些亂了方寸。



哈,剛剛那位大哥恰好騎著機車過來,一看到我們:

「對對,就是這邊往下走,等等會看到對面有間白白的房子,旁邊那條順著水泥路走,記得要切右邊上個坡,再一直走就對了.....」

耶~~~我們走對了,繼續吧!







媽呀,右下切的路真的陡又差,
甚至好幾處都得下車用牽的,否則一不小心真的會摔車跌到深谷,

這要是下雨天來,光是徒步走都很累.......





雖然勉為其難看到河谷一偶有露出吊橋彩色梁柱,
但眼前山坡上是竄來轉去的小徑,又分不出該走哪一條了......



該要繼續往前嗎.......
和Toby又開始猶豫了!




好不容易撐過一段很陡的上坡,再度遇到兩位正在種植青蔥的朋友,
問過路之後,知道我們方向沒錯,應該沒問題才對!

聽到沒走錯,真的好開心,
否則我們已經損失了巨大高度,萬一還要爬上去,
那真的會瘋掉@@




耶~又看到下方的吊橋了,開心呀!






咦~怎麼又滑了好一段仍不見吊橋??


這時下方有幾位在整理有機田的朋友喊著:

「喂..... 前面沒路啊,你們要去哪?」

啊,不會吧,我們怎麼走錯了?

「你們要去吊橋喔.....那要往回走,注意路旁是種豆苗的岔路,然後左轉上去才是正確的路。」

天啊,最新路標竟然是豆苗,這下頭痛了,回去要怎麼分享車友路要怎麼走啊,
總不能要車友看到豆苗時要轉彎,那要是那塊田改種其他作物要如何是好咧?!




唉.....無奈地往回推吧!

原來我們前往賽德克族部落前,
要先尋找出傳說中的豆苗田,才能真正進入對面的美境。




看到了嗎?右邊陡斜坡上真的是種著豆苗.....
天啊,這樣的路不走錯真的很難呀!



剛剛過了頭就是往底下那條滑過去,
在這裡補拍一張,車友若短時間來此還可以參考。

也就是說,若是經過前方白色水泥欄代表已經過頭了。




好啦,我們該是開心的推著車走在豆苗田旁,只差沒吹著口哨而已......



這位原住民大哥看到我們直喊加油!
還問我後面還有沒有人,因為路太陡,會車很危險。






謝天謝地,終於找到可以過溪的吊橋啦~





千辛萬苦地來到此,當然要停下來好好拍幾張照片。
在溪底隱約可以看到幾根大涵管,應該就是當初小橋下的涵管,現場只留下一點殘跡了。

這裡是屬於濁水溪最上游,
再往上,就是所謂『佐久間鞍部』,

最高點即是我們單車人的聖地-武嶺,也是濁水溪的源頭。





這座吊橋名為靜觀三號吊橋,修於2011年7月,底下為濁水溪;
銜接的兩端一邊為合歡山系,另一邊屬於奇萊山系(參考下圖)。


靜觀三號吊橋位置圖:


「由合歡山跨到奇萊山」

有時很喜歡將視角拉到不同高度來看騎過的地方,整個感覺就是不一樣!




過了吊橋出乎意外的是一段連續陡坡,
爬了十分鐘離吊橋有了些高度,往下看還頗有成就感。






在路旁找個地方坐下來吃些水果和帶來的咖啡,
邊欣賞對岸的瀑布溪流,以及仰望對面剛剛下滑過的山坡,

實在是高淂令人難以想像啊!

如果要由這端逆騎上去,那恐怕是一路推到底吧~


吃飽後我問Toby:

「來來,調查一下,妳覺得這條路線如何?」

Toby:「我按讚!」

好極了,乾脆俐落~






在崎嶇的山谷小徑騎沒多久,終於抵達靜觀部落(註)。



註:

賽德克族部落名稱會由一個大區的主名稱命名,而在這個大區間會有幾個子部落來組成。

靜觀部落就是這區的主名稱,底下又分有上部落(卜溪部落 Alang Busig)、下部落(沙都部落 Alang Sadu)以及平生(德鹿灣部落 Alang Truwan)。





跟部落裡的朋友問路,大略了解靜觀部落組成後,
開始將整個上部落繞一次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靜觀教會,
這大概是跟司馬庫斯教會同屬超級深山的教會了。





走,換往下部落了.....





可能較少有單車客近來這邊,
因此部落小朋友看到我們頗為好奇。




靜觀部落的小學-合作小學是位於下部落,
操場邊正有小朋友在練習射箭。

雖然年紀還小,但姿勢和準度都很有水準!

合作國小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學校,,最遠甚至可以推到日治時期呢!
以下就是學校網站上的描述:
  • 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成立斗截(多達)番童教育所(乙種)。
  •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九月本校稱為『台中州立能高斗陸蕃童教育所』。
  • 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五月八日斗陸、斗截、富士番童教育所改稱為合作國民學校,校址設於現今之平靜國小。
  •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合作國民學校另設廬山、靜觀分班。
  • 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年)九月靜觀分班獨立設校,校名改為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國民學校。
  • 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改稱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國民小學。
註:霧社事件發生於1930年。



我和Toby忙著看射箭,
旁邊小朋友好奇地端詳我的單車:

「你的單車很輕嗎?」

「這是甚麼?」

「好不好騎?」

東摸西摸的直問,超可愛的......呵呵!




下次若要再來,最好還是走正規水泥橋吧!

由地圖上看,這水泥橋比剛剛那個吊橋路線清楚很多,而且一樣可以由翠峰下切抵達。







經過德鹿灣部落時,路邊一隻狗追著我們猛吠,幾乎從部落頭追到部落尾,
幸好牠只有叫而沒有咬,不然就麻煩了。




離開靜觀部落(如前面所述,事實上是繞了幾個子部落之後了),
順著合作產業道路投85往外前進(以這裡的賽德克族居民而言,
方向的確是往外,而且投85的起頭就在靜觀部落),我們來到另一個大聚落-平靜部落。

平靜部落是這次拜訪賽德克族路線的重點之一,
因為我們要去尋訪一處知道人不多的歷史點。

這個點是在網路上不經意看到的,
不過截至目前,還沒找到有更詳細的資料,而它的位置是在平靜國小。

平靜國小跟剛去的合作國小系出同源,
參考以下摘自學校網站的校史就可以了解:


學校沿革
  1. 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日本佔據台灣。 
  2. 清光緒三十四年(一九0八年)日本開始討伐斗陸 (太魯閣)斗截(多達)白狗(眉溪)等部落。
  3. 清光緒三十六年(一九一0年)年五日霧社部落叛亂,一九一一年三月歸順。
  4. 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成立斗截(多達)番童教育所(乙種)。
  5. 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四月一日升格台中州立能高郡甲種斗截(多達)番童教育所。
  6. 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五月八日斗陸、斗截、富士番童教育所改為合作國民學校,校長陳金地,校址設在現今平靜國小。
  7.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合作國民學校設廬山、靜觀分班。
  8. 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0年)十月二十一日校名更改,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國民學校,設廬山、靜觀分班,校長陳錦源。 
  9. 民國四十二年(一九五三年)九月靜觀分班獨立設校,同時校名改為廬山國民學校(廬山、平靜)。
  10. 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年)八月成立廬山國民學校平和分校。 
  11. 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八月獨立設校,校名改為平靜國民學校,校長高賜福。
  12. 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改稱南投縣仁愛鄉平靜國民小學。








進到部落,找到目標-平靜國小,
今天是假日,學校門口有小朋友在騎單車,我趨前問:

「小朋友,請問你們學校裡面有個紀念碑的位置是在哪?」

「就在旁邊,我帶你去。」

這裡的小朋友非常友善熱情,馬上帶著我們進學校,
還交代裡面不可以騎單車,一進校門往左手邊的一個生態池走去,說:

「就在水池旁邊.....我們水池裡有魚喔!是由溪裡面釣來的。」

哈,小朋友觀點就是不一樣,對於旁邊的石碑沒有太多概念,但是對於學校生態池中活躍的魚群倒是很熱心地向我們介紹了起來!





 就是這裡,據說是霧社事件中,與莫那魯道敵對的鐵木瓦力斯和另十八名戰死者之墓。

早上由莫那魯道紀念碑繞了一圈來到此地,經過了與莫那魯道敵對的另外兩個群域(賽德克族的托洛庫群/Truku-靜觀地區、道澤群/Toda-平靜地區,註),並不是要探究歷史真相或是分出誰是誰非,因為許多事物都有其時代背景與正反兩面,我們不是專家,過度探究並沒有意義。

而透過實際的走過,親身感受,這樣得來的感覺反而是最真實,
得到的感動也是最多,這也是我們一直奉行的原則。


註:

賽德克族是由德克達亞(Tgdaya)、道澤(Toda)、托洛庫(Truku)等三語群族人所組成。(郭明正先生著作《真相.巴萊》

1930年發動霧社抗日事件是德克達亞群的馬赫坡、吐嚕灣、波阿崙、斯庫、荷戈、羅多夫等六社。為首的莫那魯道是馬赫坡社頭目。




墓碑上的字跡已經不太容易辨識了。





平靜國小中有許多很棒的賽德克相關文物,
而部落中也有吊橋、果園、古道,非常值得來這裡賞遊。

相較於對山上清境農場許多彷歐洲城堡建築,
我倒覺得這裡才是台灣真正的美麗勝地,而且,更適合以單車前來。




來到這裡,不用擔心該怎麼走,
因為部落入口設有清楚的路線導覽圖。

現場看過平靜部落和靜觀部落導覽圖後,我們深深認為,
這路線改天得要花上完整的一整天才能玩得過癮呀!




好棒的單車路線喔!



加油!越過前方的山頭,就可以接上台14線啦~





離開美麗的平靜部落,爬了一段約4公里緩坡後(有上有下),
來到台14線,我們要進入德克達亞群的領域了。

這裡是合作產業道路投85終點,與台14線的94K處交會,
向左轉就是往能高越嶺古道,直行就是屬德克達亞群的廬山部落。

我們要到部落附近看看有沒有可以住下來的民宿,
若是有,再來考慮明天是否續往能高越嶺古道,這樣事先申請的入山證就可以派上用場。
若無,就把重點放到廬山溫泉,可以去繞繞馬赫坡的莫那魯道古道。

因此,這時是我們路線上抉擇時刻了!



兩個人正在三心兩意時,眼前突然一亮...........







天呀,我們遇到大景了.......

這是朝西南方的角度,也就是能高古道往霧社方向,
山陵間雲霧在夕陽下飛騰,美麗景象讓我們看得目瞪口呆,

剛剛頭痛於路線抉擇的煩惱,馬上飛散忘光光啦!





看著夕陽大景時,一位剛由能高古道下山的山友也停下來看著雲海,同時分享了古道沿途的路況。
聊了一會,我們才繼續往廬山部落前進,他也要連夜騎著機車回台南(好遠喔!)。




耶,看到廬山部落啦!

正在這時,剛剛的雲海又更美更動人,
因此,我們特地停下來,試著以相機將那種感覺捕捉下來......







老話一句:

請相信我們......台灣 ‧ 用騎的最美!」








拍完照,留下最美的影像後,開心地滑到廬山部落,
這時陽光已經西斜也起了風,溫度已經冷了起來。

在部落中沒有看到民宿或是可以住的旅館,
看來要繼續往廬山溫泉方向邊騎邊找,
萬一都沒有,那就住到廬山溫泉囉..........




正要離開廬山部落,我們往能高古道、奇萊山脈方向望去,
這時已經是東北季風的時節,風由東邊越過山巔帶著雲霧而來,

想像著賽德克族人曾經在山巔叱吒風雲間,追尋著生命中的彩虹橋。

這時讓我想起電影【賽德克.巴萊】最後一景,一群已經犧牲的賽德克勇士走過的那道彩虹。

可能是種巧合還是天地和我們同步悸動,
奇萊山的雲、風、雨絲和夕陽翻騰中色彩開始轉變了........









我在賽德克,我遇見彩虹橋。

來到霧社,走訪合歡與奇萊間的賽德克族部落,
當帶著雨絲的冷風越過山嶺迎面而來時,我們終於遇見傳說中的彩虹橋。








哇~連火燒雲也來報到了,我真的要飆淚了!!

今天拜訪賽德克族路程上,所有天地間美景一次看盡,
這時已經驚喜到無法用言語形容了.......






連串的感動中,我們一致同意不用去想能高古道了,
要去留著下次專程再跑一趟吧,今天就住到廬山溫泉,好好休息一晚。

這樣明天才能將馬赫坡(廬山溫泉)好好繞一圈,然後再往春陽部落接回霧社,
將這次的賽德克族路線做個最完整的探索。

------------------------------------------------------------------------

Day 2


經過昨天爬升一千米,再由翠峰下靜觀找路、推車的折騰,
雖然里程不是很長,但也讓全身有些虛脫。幸好泡過溫泉及一夜好眠,第二天體力上已經完全恢復,

一早起床快速地整理好行李,先到溫泉區的全家便利商店吃個早餐,
準備開始今日未完成的行程。

今天的路線計畫是:
  1. 莫那魯道(馬赫坡)古戰場環線。
  2. 廬山溫泉-春陽部落-霧社。

雖然路線1是還在溫泉區附近,但我們行李不多,因此還是全部背上後就退房出發。






在吊橋旁的全家吃完早餐,直接由此出發往古道前進。

由於路徑不很清楚,因此先到派出所問問值班警員,
並將掛在外面的導覽圖拍下來備用。有了萬全的準備,可以開開心心的往溫泉區更裡面出發啦!



根據警員指點,古道入口在警光山莊旁,很好找。




來吧,今天由此正式出發囉......




古道入口前有一個看起來像是溫泉井,
現場會感到陣陣的熱氣飄來。




走囉,4K的莫那魯道古戰場巡禮,用騎用走都行......




當然,還有陡到要用推的.....





爬完前面一大段陡坡,開始進入景色優美的緩平台。






順著指標,來到一處是供俸莫那魯道牌位的紀念館,有個很像小廟的木屋,
屋內供著「莫那魯道開山先靈將軍府」,前面還有個紀念碑。

說真的,這兩天一路騎過那麼多賽德克族聚落,這裡怎麼看怎麼怪,
簡單的說,就是漢族加上日本的混和風格。幾乎可以斷定設計時應該沒有參考過賽德克族的圖案及色彩元素,也或許可以說,這是要給觀光客觀賞、祭拜的地方啦!




還是用單車騎到路上比較自在!



喔喔,據說是古戰場的平台到了(霧社事件馬赫坡社最後戰場)。
以下是網路上的一段文字,這是現場一個解說牌上的紀錄,我將它簡略並改寫於下:

「馬赫坡古戰場」

馬赫坡古戰場為霧社事件頭目「莫那魯道」故居地,霧社事件是發生於1930年10月27日之賽德克族抗日事件,當時族人因人力、武器無法與日軍抗衡,最後退至馬赫坡故居作最後抵抗。

古戰場位於現在的盧山溫泉區,當時賽德克族人戰死或自縊身亡,慘烈狀志令人敬張,他們的精神也作為原住民後裔效法之典範。




馬赫坡社最後戰場





現場留有紀念碑和一個人偶以及木屋、眺望台,
大概是觀光熱潮已過,附近已經長滿雜草。

不過這樣反而好,畢竟來到古戰場不是要看風景,
而是對於歷史一種緬懷,這種緬懷是親到現場感受最直接,
景只是個輔助罷了!







順著指標往小徑下滑,
經過了馬海波橋,開始沿著馬海僕溪旁進入一段長坡,剛剛在派出所前的路線圖上顯示,
這個方向可以繞回到溫泉區。





哈,一整個早上都在陡來陡去啊!





越過山頭開始下滑,已經又可以看到溫泉區了。

Toby指著下方:

「那裏是我們昨天住的地方吧?早知道行李不用背,輕裝繞一圈就好了呀!」

「唉,早上我還不知道啊~」我弱弱的回她。




東西都背在身上了,那就繼續騎上台14,準備往下一個部落啦!

由廬山溫泉爬到台14後開始緩下坡,今天到此已經沒有坡要爬,
再來都是輕鬆慢慢騎的賞遊路段了。




快到雲龍橋前,由路旁可以看到昨天是由高處看下來的吐嚕灣社舊址,
塔羅灣溪上有座紅色鋼橋,非常好辨識。





這是昨天在台14甲看吐嚕灣社舊址的角度。





位於濁水溪上的雲龍橋是座紅色鋼拱橋,日治時期這裡是一座鐵線橋「斯庫鐵線橋」,後來因霧社事件爆發,賽德克族人為了阻止日軍追趕將橋砍斷,事件後才又修復重建。

雲龍橋/斯庫橋的重要,以及在歷史佔有一席,是在於它連接了當初霧社事件起義六社的戰略要衝,若沒有這座橋,要越過由濁水溪劃出的深谷,由霧社攻往馬赫坡(廬山溫泉)、波阿崙社(廬山部落),是非常困難的。

即使是現在,要前往廬山溫泉、廬山、靜觀、平靜等部落,以及能高越嶺古道西段,
除非是像我們由清境或翠峰下切走農路,否則就得一定要經過雲龍橋,它的重要可見一斑。

這些感受,老話一句,騎著單車來就知道囉~






再度回到橋上感受一番吧,這裡可是比電影場景更震撼喔!




過了雲龍橋來到春陽溫泉,以前的吐嚕灣社(Truwan),是在春陽溫泉對岸,這裡就是入口,
站在這裡猶豫了一下,想到昨天在廬山溫泉已經泡夠了,那今天就不再下去啦!




其實我們更想來的,是昨天在台14甲看到的春陽部落。

這裡是部落裡的史努櫻教會,今天是周日,現在又剛好快十點,
教會裡已經響起好聽的詩歌,牧師還邀請我們進去一起做禮拜,
不過畢竟身上穿成這樣,又已經流汗有汗臭,因此在門口感受一下就好,

其他的還是留待下次再來體會囉!




我喜歡教會前牆上這些圖案,樸拙中帶著真摯之情,
搭著教會傳出的歌聲一起欣賞,實在太美妙了!









教會中居民開始入座,她們正唱出好聽的詩歌呢!




部落裡還有另一個教堂「春陽真耶穌教會」,
而且也有個民宿「美燕坊民宿」,住宿品質請車友自行點入網站觀看喔!




原本想進春陽國小逛逛,
結果看到操場中駐紮了軍隊,

問了衛兵才知道他們在行軍,走過的路線大致上我們都知道,
因此還真的聊了起來,離開前還建議他退伍後練練單車,
有機會再次騎一趟他們行軍過的路線,那一定會是一種很棒的感覺才對!









好啦!這次預定的部落都已走過,收穫也超過預期許多,
該是啟程完成剩下的路程啦........









離開春陽部落前,又看到另一個屬於天主教的教堂,也是好美,
這裡要是春天來,恐怕會美到捨不得太早離開呀!







再見啦~美麗的賽德克聚落,謝謝讓我們遇見感動的彩虹橋。




離開春陽部落沒多久,再度看到碧湖,
回到霧社收起單車兩個人帶著滿心感動直接驅車回台北。

在路途中聊著,我們認為這次和上次泰雅匹亞南山道都是感受很深的路線,
這時,心裡突然一亮,轉頭跟Toby說:

「若是兩條串起來,或許會是一條台灣最經典的部落路線喔!」



----------------------------------------------------------------------------------------------
全文完。


全程高程圖(翠峰至靜觀部落段為大量徒手繪製,與現場會有較大差異,車友若前往務必現場多問路人,本圖僅供概略參考):

3 則留言:

  1. 真的好讚哦,謝謝您的用心,讓我們可以見識到這些路線之美。

    回覆刪除
  2. Dear Eddie:
    合作產業道路上的三個部落,
    我記得是 平生、平靜與靜觀,
    文中所寫 "生平" ,是我記錯了嗎?

    pappnase

    回覆刪除
  3. 非常感謝pappnase指正,已經修改~

    回覆刪除

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 我會盡速回應.
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

「台灣 ‧ 用騎的最美」2025 單車主題桌曆預約登記說明

 一年一度的單車桌曆預購又到了!這次要推薦的主題是近來花最多時間,當然也覺得是北台灣最重要的路網: 「單車淡蘭」 會選定這個主題,是因為若要以騎車來認識北台灣的人文歷史為目標,「單車淡蘭」路網絕對值得您一訪再訪。 這是以淡蘭古道系統為基礎,加上後期的鐵、公路和自行車道發展為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