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0日

別遺忘的好地方--烏來福山村


到烏來騎車,除了就騎到到烏來外,大部分的車友都會往桶後林道,往福山的車友則少多了,這點一直讓我搞不懂,或許是因為往福山的路線不是很熱門,加上沒有桶後可以通往宜蘭,更有挑戰的樂趣。


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歡往福山的道路景觀,有些路段有北橫公路的氣勢,由家裡(中和)到福山村才約四十幾km,比起北橫近太多了!另外,這段路算是緩升坡,到福山的海拔約400多公尺,具備基本腳力的車友應該都可以勝任才對!

2007年9月24日

20070922環大台北200公里

從開始騎單車以來,第一次要騎那麼遠,但感覺上似乎又不會太難,反正一大群人一起騎車,再慢也可以騎的完吧?!

沒想到一路上大雨不斷,又濕又冷,整整騎了12個鐘頭,真是一次震撼教育啊!




2007年9月6日

初探五分山

台北縣106縣道是北部的熱門單車路線,早在去年就曾造訪過一次,不過那次由於太晚出發,只騎到菁桐附近,回程又遇到大雨,所以沒有留下很好的感覺。



這次探訪五分山前一夜下大雨,本來想會去不成的,不過參考氣象局的衛星雲圖,雨應該會停,或許正是夏日探訪五分山的好機會,所以就出發囉!

2007年9月4日

棒呆了! 內洞林道



在經過一整天的off road後,070902內洞林道單車之旅每個成員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











清晨5:00就從中和直接騎車前往烏來,準備參加在mobile01單車版上,由阿海兄所號召的烏來神祕林道off road行程活動。

2007年7月3日

再闖桶後林道

2007年6月17日星期日

人員: 我和老婆

時程: 0530中和---0700烏來---1215桶後林道最高點---1430宜蘭火車站


這是一次非常具挑戰的路程

今年228走了生平第一次騎單車桶後越嶺到宜蘭,讓我印象深刻,越嶺可以帶來結合單車及登山兩項運動豐富的樂趣,著實很想再走一趟.

在這同時,一直陪老婆練車,從河濱自行車道到中和烘爐地,漸漸的,她在體重及體態上的改變,已經讓她愛上單車運動了.大台北的風櫃嘴,大屯山等熱門路線都有我們騎行的輪跡.

在看到mobile01自行車版上有人正在招兵買馬要去桶后越嶺,加上上次同行的好友阿凱兄也來電邀約,這時突然心念一動!不如也邀請老婆參加,體驗一下完全不同的單車旅行,結果她毫不遲疑的答應了!

沒想到的是,台北因為梅雨季天氣非常不穩定,網路上原先邀約的桶後越嶺的活動暫停了,讓我開始猶豫是否要改期,因為越嶺後段扛車部份,若是只有我跟老婆,恐怕會很辛苦!


2007年6月26日

單車家庭進階路線-坪林自行車道

每次在網路爬文找路線時,總是會留意到坪林的自行車道,加上這個月有朋友去挑戰過金瓜寮鐵馬新樂園的下坡賽道,回來後建議我帶家人去走走。


趁著上週日氣象預報是好天氣,我們全家不到六點就起床,準備前往這嚮往已久的單車道.........

我會認為這路線是"單車家庭進階路線",主要有幾個原因:
1.沿途是在山林之間起伏,要有適當的單車方能勝任。
2.單車道不算短,我們來回共騎了20幾公里。
3.要到達坪林騎單車,首先需克服單車攜帶的問題,雖然坪林有地方可以租車,但用來騎完全程,會有點辛苦。

所以,要全家大小到坪林騎車,可以算是進階的挑戰了。若沒事先規劃,老婆小孩可能抗議連連,而對於常常騎車的勇腳,或是從深坑上攻,或是由北宜騎到坪林,再去挑戰下坡賽道,算是簡易路線罷了.......


全家到坪林騎單車,光是要將4台單車載到坪林就是很費力氣,我將三台車掛在攜車架上,為了怕太重,特地拆下4個輪子,兩個連同第四台單車-折疊車,塞在後行李箱,另外兩個輪子與小朋友擠在後座。單車固定很重要,特別是要上高速公路.....


看起來有點嚇人,拆了輪胎後,應該減重不少



2007年5月31日

單車小學堂結業式-北海一周

打從說服老婆開始騎單車運動後,就設定北海一周是確定她完全融入單車運動的分水嶺.

說來很巧,住在三芝的大哥大嫂提議母親節時到三芝聚餐,所以順水推舟的跟老婆約好騎單車越過陽明山到三芝赴約,小朋友就託媽媽搭捷運帶過去會合.時間訂在2007年5月27日............



5月初訂好時間後,平時一下班後我們倆有空就上烘爐地練腳力,也走過桶後林道,甚至去挑戰風櫃嘴,對於女生而言,其實這些路線都算是有難度,不過由於規劃得當,都順利的完成.

雖然月中開始進入梅雨季,但運氣不錯的是,本來預報會下雨的天氣,卻逐漸好轉,看來可以順利進行老婆單車成人禮----------北海一周!






2007年5月27日凌晨4:46,準備的差不多了,由於若是按照計畫的路線,可能要傍晚才能回到中和,所以再一次檢查所有的飲水,工具等裝備,05:00開開心心的出發囉!


單車淡蘭-騎進淡水,踏訪清法戰爭遺址與馬偕足跡

搭渡船往淡水途中,展望興建中的淡江大橋 在這篇 《單車淡蘭,一個在近代發展軌跡中認識北台灣的路網簡介》 中,我們介紹過《單車淡蘭》整架構(「單車淡蘭」這四個字的由來我放在文末),也簡介了許多景點。 實際上我們的遊程設計不是單純的路線景點串連,而是「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依照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