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好故事,要讓它流傳下去」-2016 武道能敢、石磊單車聖誕賞楓

丹尼爾老師,2016.12.25於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攝影:Arno Wang)

記得2008年第一次騎到石磊部落(註),在石磊國小前看見丹尼爾老師已經老舊不堪的幾台單車,不勝唏噓。

因為當時的報導提到他的膝蓋已經受傷,不可以再騎車,加上資料上他當時是來台攻讀博士,所以認為後來應該已經回美國,只留下「一堂120公里的英文課」的經典故事讓我們懷念。

2016年12月17日

2017「台灣 ‧ 用騎的最美」桌曆收支明細說明

非常感謝車友支持與參與,這次「台灣 ‧ 用騎的最美」桌曆銷售活動已經圓滿結束!

這次桌曆共印800組(實際數量請參考收支明細),銷售金額為156,400元,加上額外捐款及郵資收入共計160,265元,扣除印刷、包裝、寄送等費用,結餘款為新台幣 97,290元。

目前結餘款已送交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石磊教會80,000元(12/4送達),由徐正義牧師統籌運用於部落關懷等用途,餘款17,290元也會於12/25送達石磊教會。

以下是費用和結餘款明細說明,請參與這個活動的好友們予以指教喔!



備註*

郵資收入:購買1本或2本須負擔55元運費,此部分列為郵資收入(參考預購說明)。
額外捐款:藍育瑜、張秀英兩位車友各購買一本,另各捐款1800及800給教會。
桌曆數量:印刷為800份,最終統計為797本。
實際捐款:捐款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於12/4捐石磊教會80,000元整,餘款17,290預計12/25捐出。

2016年11月25日

十年磨一劍-我的第四本「單車書」

騎了十年的車,年初終於完成環島,回來後車友常私下問,是不是要出一本環島書,這個問題我都是這樣回答:

「台灣不缺環島書。」

這樣說其實沒錯,因為書市上內容豐富到不行的環島書真的非常多,要我寫還真不知能補充些甚麼?但,這些書籍中唯有路線圖我比較有意見,這樣說並不是怪作者或出版社沒有把地圖做好,而是單車路線所需的地圖與傳統旅遊地圖有許多不同之處,除非繪製者有騎車且預算夠高,不然這些附在書裡的圖往往與作者想表達的意圖有落差,不然就是很簡略。

已經寫過三本單車書的我算有些理解背後的原因,環島後更想做好這件事,因此,這本環島桌曆一開始就把它當成是我的「第四本書」來看待,規劃上不採一張張美景照片,而是以地圖為主,而且除了圖說撰寫,所有的地圖、高度圖、插圖均以環島的需求自行繪製。因為我的認知是,環島一開始最需要的地圖其實不是要豐富(要豐富看googlemaps就好了),而是要簡化且有重點,在這樣的思維下,當然地圖自己畫最能把想法表達出來。

由九月開始設計起,經過冗長的等待,剛剛終於由印刷廠將騎車十年來第一本自力完成的「限量單車書」載回來,心裡又開心又感動,因此立刻寫下這篇短文以玆紀念......

感謝卡之屋陳副總、江經理多年來默默的協助桌曆印製,還有連續兩年一直被我盧,幫我設計、及完成轉換為輸出檔的美女好友,沒有您們的協助,這本桌曆就無法順利誕生,當然,最要感謝的是十年來一直支持我們的車友,沒有眾人熱情參與,再美的作品也無法傳遞熱愛這塊土地的感情,再次衷感謝您!

--------------------------------
請有登記預購桌曆車友注意以下說明:

1. 需郵寄的車友尚未匯款者請這幾天撥空完成;已匯款者下周二開始陸續寄出。
2. 自取者明天開始可以跟我約時間拿桌曆了。

再次感謝您耐心等待,感恩!



2016年11月23日

騎訪排灣頭目家族婚禮、神山霧台



前陣子臉書上看到因騎車輾轉認識的排灣族好友Ljuzem Tungacu女兒即將結婚,由她陸續分享中得知由於她和她先生都是頭目家族(註1),且女兒是長女(排灣族長嗣是家族繼承者),更加上男方為南投布農族,因此婚禮會格外盛大,簡單的說,這樣的傳統婚禮也等於是家族實力競爭的場合,如有有機會參加,會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體驗。

所以我們接到她邀請時,喜出望外,因此第一時間就回覆我們要參加。

2016年11月1日

2017「台灣 ‧ 用騎的最美」桌曆進度說明

再次感謝車友預購,由於今年桌曆內容細節多,目前還在設計中,預計這兩天會完稿,等校完稿後即可送印,以印刷廠目前工期計算,大約本月(11月)下旬可以交貨,與我原先預估的時間晚,在此致上歉意!如果因較晚會影響您轉送、代購規劃需要調整數量,請11/4前以下列方式聯繫(限已經有填單預約的朋友)。 

另外,需要郵寄者預計付款時間為11月中,屆時會以mail通知(自取者取桌曆時再付款即可),以上說明若有不清楚處請留言,我會盡速回覆您!

 再次感謝喔~


 Eddie

2016年10月16日

日本琵琶湖單車環湖 BIWAICHI(下)


昨天會堅持今天即使下雨還是要騎車,甚至想提出請求讓我們自行出發,約在最後的集合點會合(雖然知道這是不可能,也非常不禮貌),其實是有兩個理由:

一、這是有一類單車人思維。

喜歡騎車的人類型有許多,有輕鬆但深度的,也有挑戰和深度兼具的,但不管哪一種,大部分愛上騎車的車友都有雨天騎車經驗,且越偏挑戰型的越明顯。這樣的車友在這次由台灣來的團員中有好幾位,聽到下雨就要改變型態,紛紛表示願意穿雨衣騎車。
我們提出雨天仍願意騎車,就是要讓辛苦策畫這次FAM Trip的日本朋友,多了解一點單車人與一般旅客差異之處。

2016年10月15日

日本琵琶湖單車環湖 BIWAICHI(上)



前陣子接到中華大學觀光學院張馨文院長推薦,希望我和Toby參加9/29~10/2日本滋賀縣舉辦的琵琶湖單車環湖考察(BIWAICHI FAM Trip),協助滋賀縣推廣琵琶湖觀光,這樣的邀請,坦白說有些不敢當,因為雖車騎多年,但領域僅在台灣,語言能力、國際經驗都不佳的我們,說推廣觀光實在頗沉重。

不過,想到前幾個月參加幾次公單位有關自行車道事務,會議上總覺得有些力不從心,想到有機會看看觀光優等生的日本相關軟硬體,多些見聞,了解日台差異,對於未來一定會有幫助(其實心裡也是想去玩),因此就欣然答應了。這次參訪團共16位,一部分由中華大學邀請推薦,有單車團體、學術教授、和社團法人機構,另一部分是台灣幾個知名旅行社的代表以及媒體朋友。

單車淡蘭-騎進淡水,踏訪清法戰爭遺址與馬偕足跡

搭渡船往淡水途中,展望興建中的淡江大橋 在這篇 《單車淡蘭,一個在近代發展軌跡中認識北台灣的路網簡介》 中,我們介紹過《單車淡蘭》整架構(「單車淡蘭」這四個字的由來我放在文末),也簡介了許多景點。 實際上我們的遊程設計不是單純的路線景點串連,而是「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依照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