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

騎單車拍照不難(十七)-「當事人」的角度



前幾天有位美編很棒的朋友跟我說:

「你照片很容易把人吸引進去耶~有學過攝影吧?!」


我胡謅一番後很心虛,不過後來想想大概可以這樣講....我是以「當事人」的角度在拍照。
「當事人」這個說法其實有點硬,但一時也實在找不出更貼的言詞來形容......



會這麼說的理由,是牽涉到拍照的目地。

回想自己騎單車之後拍照的模式,是有些漸進的不同;首先,剛入門時,想拍出的是「我」覺得騎車很棒,紀錄的大多是直覺式的拍下過程中的見聞,是以「我」為中心的拍法;後來,Toby開始加入一起騎車,我努力的是對Toby表達出「妳騎的很好」,因此,多拍了她的騎車姿勢和所到的景點,目地是讓「她」認同騎單車是很棒的一種休閒活動。

當獲得了她的認同,我們開始想是如何傳遞「騎單車很棒」的觀念給其他人,方式有點像是一個廣告,最好一次只傳遞一個訊息,而這訊息就是「騎單車很棒」,把這目標放到平時的拍照後,漸漸的拍出類似上面的照片那種氛圍,我把這照片當成範例,來解釋用「當事人」的角度,如何拍出一張對「他人」表達「騎單車很棒」的照片,運用到的除了攝影基本技巧外,還有一些額外的觀念。



這張照片有四個重點元素,恰好做為支撐「騎單車很棒」的主題:

A,利用較慢的快門讓路旁的樹模糊,來呈現這是騎車行進間的速度。雖然這是在相片的邊角,但觀看時會讓人腦中模擬出騎車時眼睛餘光的感受。

B,有霧的天氣,有利於營造透視感,搭配A讓速度感更立體化。

C,路旁高大的綠樹,除了綠色讓人看起來舒適外,高大的樹叢也可以強化騎在山林「自我挑戰」的感受。

D,人物位置設定在井字構圖的黃金位置,除平衡畫面外,也是引導視線和透視感的重要元素。除此之外,Toby是女生,可以較柔和的串起A、B、C各元素,不會造成觀看者的壓力(例如技巧門檻、安全問題);這樣,觀看者看這張照片時,潛意識中就很容易出現「騎單車很棒」的感受了!

最後,回到「當事人」的角度這個觀點,要闡述上述ABCD的元素,如果是由非同步騎車的人來拍下,出現的很容易呈現「旁觀者」的角度,觀看者極易在檢視照片或是輔助文字時不自覺的查覺這現象,潛意識中的防禦心一出現,「騎單車很棒」的感受就弱化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挑剔這張照片的質感或是拍攝技巧(現在的數位影像科技的發達,要拍出高質感的照片不難)。

因此,以「當事人」的角度(即是拍攝者也是騎著車),
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搭配合適的構圖,讓觀看者產生和「當事人」同步感,
這就是「把人吸進去」的關鍵吧!


***若是以行銷角度來看,「他人」就是目標消費者,「騎單車很棒」就是行銷的訴求,推銷的產品就是「台灣」,消費的行為是「騎單車」。

備註:示範照片有經過繪圖軟體調整顏色、加漸層。

4 意見及回應:

wanfu 提到...

見解獨到!
"叔叔果然有練過"喔!
感謝分享 !

Eddie Chen 提到...

TKS!!^^

Franklu的發現之旅 提到...

Eddie,

很棒的分享 ~

Frank Lu

Eddie Chen 提到...

呵~Frank,謝謝你的蒞臨!

張貼留言

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 我會盡速回應.
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

年度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