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八里展望興建中的淡江大橋 |
在這篇《單車淡蘭,一個在近代發展軌跡中認識北台灣的路網簡介》中,我們介紹過《單車淡蘭》整架構,也簡介了許多景點。
實際上我們的遊程設計不是單純的路線景點串連,而是「以自行車為主要交通工具,依照預定或彈性的路徑連續行進,在移動過程中用身體感官去感受沿途地景與文化」。換句話說,我們不是只是騎車,而是把沿途的空間與地景編成一個「故事」,透過踩踏碰觸台灣的人文歷史。
前幾天,我就用這種方式,重新騎走了一遍《單車淡蘭》的八里與淡水段,也留下一些照片與文字。路線與往常差不多,但感受卻完全不同,因為我以下列三個軸線做為路程背景:
時間軸:淡水開港 --> 清法戰爭 --> 甲午戰爭
空間軸:清法戰爭/馬偕傳教/淡水港交通(淡水線)
人物軸:約翰陶德、馬偕、劉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