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用騎的最美 trekking TAIWAN
環島,可以看見台灣的輪廓;0~3275,可以看見台灣的高度;騎入城鄉、騎訪部落,可以看見台灣的深度
(移至...)
首頁
▼
2009年12月18日
阿里山-新中橫單車賞楓行 day3(塔塔加) 樂活騎士聯播文
新中橫是橫貫嘉義南投兩縣,起點為阿里山及南投信義,
以公路代號來看,新中橫是兩條省道所組成,
一條是往嘉義端的台18,另一條是往南投端台21,交會點位於塔塔加遊客中心前,
途中會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範圍,是條景觀非常棒的高山公路,也是台灣山地"王"字線之一。
(註)"王"字線=三橫一豎
三橫:北橫+中橫+南橫
一豎:新中橫
阿里山-新中橫單車賞楓行 day2 part2(祝山林道) 樂活騎士聯播文
祝山日出奇景享譽中外,幾乎有來阿里山的遊客都會安排到祝山觀日出,
到祝山除了搭小火車或是走步道上去外,還有一條祝山林道也可以抵達祝山,是條早期上山觀日的專用林道。
以前唯一次去觀日出的經驗實在不很優,
天未亮冷颼颼的凌晨就要起床,搭著小火車到達人聲鼎沸的祝山,
太陽出來時,眼前又是閃光燈閃個不停,幾乎沒有什麼好心情賞日出....
阿里山-新中橫單車賞楓行 day2 part1(奮起湖-阿里山) 樂活騎士聯播文
昨天一路由嘉義騎上奮起湖,
在寧靜的山城中一夜好眠。
今天不到五點就醒來,原本想等天亮再出發,
但想到今天要上阿里山賞楓,精神已經亢奮起來再也睡不著,
索性起床背起背包,摸黑離開奮起湖,開始往石桌下滑出發吧.......
阿里山-新中橫單車賞楓行 day1(嘉義-奮起湖) 樂活騎士聯播文
多年前有次開車前往阿里山賞櫻,回程時走新中橫下山,
看到阿里山到塔塔加間公路兩旁有許多的楓樹,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雖然當時不是秋天,但屬於追楓族的我,已經可以想像出冬天時的盛景了。
2009年12月14日
[遊記] 楓紅了....2009霞喀羅古道4+2+2單車賞楓(樂活騎士聯播文)
霞喀羅古道,是北部非常著名的國家級古道,
也是我最喜歡去騎車的單車聖地。
由去年開始,陸續已經騎過兩趟霞喀羅古道,
第一次是由清泉經由霞喀羅古道越嶺至秀鑾村,
那次從凌晨騎到晚上的艱辛過程,是最令我終生難忘的一次行程!
而第二次是安排和Toby以4+2+2(註)方式,
到霞喀羅古道單車賞楓加健走,欣賞霞喀羅古道優雅的楓紅景色,
也是令我們印象深刻,是一次超棒的單車賞楓行程。
2009年12月7日
2009環大台北160K
2007年,第一次參加由台北縣政府主辦的環大台北200K的活動,
雖然那年因為下大雨,結果只有幾百人報到,
但能夠和一大票人在日曬雨淋中,以單車繞行已經住了幾十年的台北縣,感覺非常有意思,
2008年這活動沒辦,令我們失望好一陣子,原本以為未來不會再辦....
2009年12月4日
期待曙光再起 金針山/太麻里山單車一日遊 part 2 (樂活騎士聯播文)
日昇之鄉-太麻里
傳說中,東排灣族祖先越過南大武山抵達本地時,
曙光如彩虹般由海面上緩緩升起,口中驚呼著"大貓狸!",
此乃原住民語太陽出來了之意,後人演繹為太麻里迄今。
(摘自太麻里山山頂石碑文)
期待曙光再起 金針山/太麻里山單車一日遊 part 1 (樂活騎士聯播)
2000年1月1日,太麻里和全球六十個國家同步迎接第一道曙光,
吸引了數萬人潮湧進,在此共同迎接太平洋緩緩升起的第一道曙光....
.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侵台
,重創南台灣,
世紀水患毀了美麗的家園,也讓人看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
台東的太麻里正是這次的重災區之一,
洪水造成這裡大量的農田流失,南太麻里橋,南迴鐵路橋都被沖斷,
在媒體的鏡頭下,可以看到整個太麻里滿目瘡痍,
幾乎完全失去了昔日千禧年時的光采。
2009年11月10日
東眼山林道+東滿步道 輕度off road (樂活騎士聯播文)
炤棋騎著騎傘兵車,奔馳在空氣和景色都極佳的東滿步道,
看起來騎的很爽,下回若是有類似的行程,
一定要再把他約出來,到時候多找幾台傘兵車一起上山off road,必定會很有趣才對!
這次的行程起源於Toby看我樂活騎士的行程到處騎車賞景,
她卻少有機會同行,連平時陪她的夜騎次數都變少,
因此上週早早就跟我敲好週六要出去騎車,而且要騎一整天的行程,
要我好好規劃,補補她很久沒有享受長程騎車的樂趣。
2009年11月2日
處處杉林香-溪頭-杉林溪單車2日遊 路線規劃概要 (樂活騎士聯播文)
要前往溪頭杉林溪騎車,需先以4+2方式走國3高速公路在竹山交流道下接台3線往竹山,在竹山轉經鹿谷往溪頭的縣道151線,再由竹山開大約17公里的路程,就可以抵達溪頭。
由於溪頭是極負盛名的森林遊樂區,在非假日就有許多遊客,因此這段路最好安排非假日前往,否則汽車太多騎車品質多少都會受到影響。
溪頭-杉林溪距離約17公里,爬升約750m,要前往這裡騎車需要有騎山路的經驗,但難度不高,只要有類似騎烏來福山或是陽明山巴拉卡公路經驗的車友,都有能力勝任,是一條很棒的高山入門路線。
由二高竹山交流道下,接台3線往竹山,接縣道151線即可往溪頭。
2009年10月31日
處處杉林香-溪頭-杉林溪單車2日遊 day2 (樂活騎士聯播文)
清晨的杉林溪森林遊樂區,絕對是個殺記憶體的好地方.............
出發前務必檢查記憶卡/電池是否準備齊全!
處處杉林香-溪頭-杉林溪單車2日遊 day1 (樂活騎士聯播文)
我們在溪頭組好單車,開始騎往17公里的杉林道路
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除了在冬季前後外,平原和山坡地帶氣溫往往都不低,加上許多地區高度開發,綠地稀少,空氣品質也不是很好。若是再加上交通上的安全顧慮,在平原和山坡地要以單車來運動實在是頗為辛苦。
2009年9月7日
芬多精的故鄉-大雪山林道 ( 樂活騎士聯播文)
經常雲霧縹緲如夢似幻的大雪山林道,若不是林道上的路標提醒,還真以為是已經置身在山水國畫中......
(此篇文章原發表於我另一部落
Montague單車樂活騎士網誌
,但由於屬於林道路線,因此在此同步PO出)
大雪山林道一直是我非常想拜訪的一條林道路線,去年七月原本計畫好要成行,後來因為參加的車友約的不是很順,臨時跑去另一個也是計畫中的熱門林道路線,位於雪霸國家公園雪見遊憩區的-
司馬限林道
。
儘管去年錯過了,想完成雪霸國家公園週邊適合單車旅遊的路線計畫,一直是我的願望,事隔一年終於有機會造訪。
2009年7月26日
四季/嘉平林道 加羅湖夢幻單車一日遊
我們回程穿梭在濃霧中的四季林道,點亮尾燈方便互相辨識出位置.......這趟四季/嘉平林道/加羅湖夢幻單車行,真是過足了單車林道騎車和爬山的樂趣,令人回味無窮!
光名字就很吸引人的"四季林道/嘉平林道",這兩年不時在網路上車友的遊記中出現,年初騎
中橫宜蘭支線騎往武陵農場時
,有經過林道入口的四季部落,附近的景色絕佳,讓我決定找機會一探究竟,但事隔半年,還是流於MSN上和車友打打嘴砲沒有成行!
沒想到今年又出現了兩篇遊記(作者分別是
JC
和
Jack
),他們除了騎這兩條林道外,同時也攀登上著名的加羅湖,這個4+2+2的經典行程,完全征服我的意念!
四季/嘉平林道 加羅湖夢幻單車一日遊路線規劃概要
這是7/25四季/嘉平林道 加羅湖夢幻單車一日遊,單車+登山的路線整理示意圖,我們帶著這個計畫前往四季/嘉平林道/加羅湖探險!
藍線
是開車部分,終點設在四季林道的柵欄前
紅線
是7/25的主要路線,包含前段的林道騎車,和後段的徒步登山至加羅湖
綠線
是視當天時間多寡,考慮加碼的單車路段
2009年7月13日
桶後林道親子單車盛夏清涼之旅
夏季單車活動快樂時刻-翡翠水庫旁配著烏來桂山電廠的冰棒
在盛夏天氣騎單車,我們這種已經上癮的單車家庭,還是想盡辦法找些樂趣來降低高溫帶來的不便!
昨天和已經放暑假的Justin大約討論10分鐘就產生共識:
2009年6月28日
女生騎單車不難(六)-讓臀部舒服的座墊角度調整
由於經常騎的路線大多是山路,我和Toby的單車座墊不是呈水平
是很明顯的前低後高,這個座墊角度經過數次調整後,找出了一個基本原則,在後來的調整幫上大忙!
用上圖來說明一下調整的方式
調整前先把單車前輪墊高,讓單車呈現在爬山常見的角度大約是9~10度,也就是坡度15~17%左右
(通常這角度是我們騎來開始覺得吃力,且無法適當抬臀休息的狀況)
2009年6月19日
女生騎單車不難(五)-用力踩和踩的快大不同之轉速練習
上圖是國興衛視播出的淑女單車騎車術畫面,若是該節目有重播,值得參考收看!
不管是書籍還是網路上,總是提到迴轉數練習是單車訓練的主要方法,
至於這樣的練習效果好處常交代的不太清楚,有時內容也偏複雜..........
為了簡單的了解轉速練習,
我們採用了
"用力踩和踩的快大不同"
的觀念來檢視訓練上的盲點..
先來看上圖最左邊的圖,
這是常見的
"用力踩"
時,在(PET)正子斷層造影上顯示的影像,
例如遇到上坡不換檔硬踩,或是車速很慢時,以高速檔位(例如3_8檔)硬拉,
都是以小腿肌肉為主的用力方式,可以看出影像中小腿肌肉明顯較其他部位發亮.
2009年5月31日
森林教室單車課--從斯馬庫斯到司馬庫斯
新光國小"森林教室"是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秀鑾村的泰雅族新光部落,在校園操場旁的森林中,沒有圍牆,資源回收的老舊黑板,就地取材,枯木成為的椅子,這是公認最棒的教室!
我和老婆與小五的Justin騎著單車由秀巒開始出發,騎抵達新光部落的新光國小,進行這趟特別的森林教室單車課程:
--
從斯馬庫斯到司馬庫斯
--
行程概要:
5/29 尖石鄉秀巒部落/秀巒國小---新光部落/新光國小---司馬庫斯部落
5/30 司馬庫斯實驗小學&部落探索---秀巒部落
2009年5月28日
從斯馬庫斯到司馬庫斯 家庭單車路線規劃概要
點圖可以看大圖
點圖可以看大圖
2009年5月19日
女生騎單車不難(四) 惱人的變速器!
我覺得運動單車與通勤單車最大的不同,是在於運動單車具備一組複雜的變速系統,女生剛開始接觸時都會手忙腳亂,很難平順切換獲得較好的檔位配置,但是變速系統是體能的調節中樞,要爬上海拔3000M高或是騎上100KM遠,都得依靠變速系統的調節,因此複雜些是可以理解的.
幸好,複雜的系統還是可以由簡單開始,經過多次的實驗溝通,我們建立出一組簡單的兩個數字溝通檔位模式,可以協助Toby記住操作變速器的方法,它的結構如下:
1
/x---爬坡模式
2
/x---一般地形模式
3
/x---微下坡/順風模式
x=1~8
上述數字組的斜線前數字,代表操作位置在把手的左手側檔位控制,檔位1~3(前大齒盤的檔位控制)
斜線後的數字,操作位置在把手的右手側檔位控制,檔位1~8(後齒盤檔位控制)
2009年5月4日
挑戰司馬庫斯前曲--陽金單車P字山道家庭版
小五的Justin在2月寒假時挑戰北橫之後,距離他最想去挑戰司馬庫斯的目標已經更靠近一步了!
他媽媽Toby所提出去司馬庫斯前要先成功完成的第二個路線---
Never Stop 永不放棄 挑戰陽金P字山道
,是Justin前往司馬庫斯前需要挑戰的另一個目標.
其實陽金P字山道3個高點,Jstin都已經個別騎過,所以並不陌生,但要串起來三上三下七十幾公里馬拉松式的騎法,對於一個5年級的小朋友而言,我們要顧慮的已經不單純是體力層面的問題.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有關自行車運動體驗研究論文
(自行車休閒運動著之流暢體驗 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楊胤甲 指導教授 楊明青博士)
,看到論文中一個四相度流暢體驗模式圖,我拿來跟Justin討論印証對於騎單車的感覺.
2009年4月25日
女生騎單車不難(三) 上山踩不上去怎麼辦?
中橫霧社支線 合歡山約海拔2400m處拍攝
前幾天陪Justin去河濱練車,試著練習上人行道時拉起前輪的動作,練這動作須要選擇以一隻慣用腳,在上人行道前踩下踏板同時拉前輪等數個動作組合,我選擇由右腳練起,由於這算是簡單的技巧,練習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開心的上下人行道.練完右腳後試著改換左腳,明明姿勢動作都對,一整個就是拉不起來,還小摔的幾次,好像換隻腳就換個腦袋,完全不聽使喚.......
2009年4月19日
我們攜手騎單車去朝聖 台灣公路之巔-武嶺
騎單車3年來一直沒有挑戰海拔3275M的台灣公路之巔-武嶺,心中難免有些遺憾.這次趁著梅雨季尚未來臨,和Toby攜手追隨著許多單車前輩的輪跡,終於完成了埔里-武嶺的行程....
回想昨日在3千米的海拔下,兩人相互加油打氣熬過最後的路段抵達武嶺,最讓我感動的其實不是遊客的加油或是驚嘆聲,而是能夠夫妻同時攜手騎上武嶺,這是3年來心中的一個心願,在昨天終於夢想成真!
----------------------------------------------------------------------------------------
2009 04/18 清晨@埔里
單車朝聖 台灣公路之巔-武嶺 路線規劃
要前往台灣公路之巔-武嶺朝聖,除了體能上的準備外,也需要有完整的路程計畫.
網路上埔里到武嶺的路線資訊非常豐富,上圖的"時間參考"是請教mobile01這篇
=11月13日生日 我在往武嶺的路上=
的作者standby的時程,他熱心提供了地點/時間/里程..等參照值,我再由他的騎車時間來推估我們可能的騎車時間,這個表連同高度表我列印了一份帶著,作為沿途時間控制的依據.......實在太感謝standby的協助了! ^^
2009年4月2日
女生騎單車不難(二) 姿勢優雅最重要
當初Toby剛坐上新買的單車, 我們就開始忙著調座椅前後高低, 來找出正確踩踏位置和姿勢, 調好座位踏出第一步後, 接著她就開始急切的問我"這樣握可不可以....那樣踩對不對...", 明明從小就會騎腳踏車, 但是這時卻跟小朋友剛擁有一台腳踏車一樣, 興奮的不得了...
就這樣經過許多次的調整適應, 加上多次出門練習後, 漸漸的...我覺得她的騎車姿勢開始
優雅
起來, 而且發現很特別的, 女生騎單車若是姿勢調對, 自然會展露出優雅的體態.......
當她騎起來感覺順暢時, 我特地補上一段已經準備以久的話:
沒錯呀! 妳騎上對的車用對的調整, 姿勢很好看耶.......
希望讓當時蝴蝶袖和游泳圈還是明顯的不得了, 美美的車衣穿上身會變形的Toby, 補上一些信心. 果然很明顯的, 她瞳孔閃閃發亮, 更專注於動作的協調, 要以騎單車運動美姿的意念已經堅定的不得了!
2009年3月24日
太平山+翠峰湖單車春騎路線規劃
太平山的單車路線非常單純,一般都是由土場出發一路爬到太平山,再依照天氣和體力加碼翠峰湖,由於太平山翠峰湖一帶一到下午常常起霧,若考慮要進到翠峰湖,時間上一定要很早,否則在濃霧中騎車是無法避免的,因此除了時間/氣候因素考慮外,頭尾燈等安全配備一定得特別檢查!
這次太平山單車行的規劃上做了兩個變動,第一個是名稱改變,在發出的路線規劃說明檔案中,定調為”翠峰湖春騎”,儘量降低傳統太平山的那種硬行程的印象.
2009年3月22日
太平山+翠峰湖單車春騎
翠峰湖前的爬坡段
阿凱前年就提過要去太平山,兩年來我們經常提起要一起去挑戰,但總是不了了之,這期間倒是幾個同好自己都私下安排時間去騎過,包括我也是在前年11月也曾來騎過過一次.不過,相約一起來太平山還是一直無法成行,甚至幾次真的約騎最後都宣告倒團.....
這次在3月初終於跟阿凱敲定3/21要來一趟名為"
翠峰湖春騎
"的
太平山+翠峰湖單車單日騎
,希望在東北季風與梅雨季間的空檔,有個好天氣可以破除大家無法一起騎上太平山的魔咒,也當作今年大家的單車暖場秀,讓大家找個理由把單車拉出來曬曬太陽!
2009年3月15日
MIT台灣誌單車版
3/15 update的完整版放在youtube(已加入字幕)
不過背景配樂會變更為youtube的合法音樂,以避免侵權!
原先用"From Taipei To Oulan Bator"當背景音樂的版本保留在我的硬碟中....
若尚無法播放是因為還沒改好(已向yutube申請了,但還沒修改成功),
所以先設定為私人影片,
等youtube改好後,我會再開啟為公開分享.......
這段期間需要觀看的朋友請將您的youtube的帳號告訴我,(mail to
eddie.chennew@gmail.com
)
會將您帳號設為可觀看帳號,
事先沒把相關問題先搞懂造成困擾,真的很抱歉喔!!
----------------------------------------------------------------------------
最近參加行銷企劃訓練課程時,講師要求準備影片日後要做簡報..
想到出去騎車時多少有拍些影片,
因此和照片混合搭配MIT台灣誌片尾曲"From Taipei To Oulan Bator"
花了半天剪了一支命名為"
Trekking Taiwan
"的影片(beta版),
撥放時
開啟喇叭或帶上耳機
(最好大聲一些),感覺都上來了....
影片的概念是以在海拔1800m自行車道騎車的影像為主軸,
加入高山地區原住民的人物/建築
再加入高山地理景觀,
強調以trekking方式來體驗不同的Taiwan
影片中所有影像全部都是單車旅程中拍攝....
2009年3月11日
女生騎單車不難(一) 序
好久以前就想寫如何讓女生騎單車由入門到可以四處遊走,尤其是克服騎山路的障礙,
享受山林間騎車的那份特別的樂趣,而不會僅是點綴在自行車道上的花瓶....
在Toby學習單車運動過程中,遇到非常多練習上的障礙,是以男生的角度較難理解的,
在透過網路搜尋及相互溝通,加上多年工作上經驗的反思後,產生許多解決方案,也是意外的成為我們騎車樂趣之一!
2/27去騎7甲-武陵農場後,沒有規劃特別的行程,
興起開始寫這系列文章的想法,不過,
沒有特別規劃要寫多少,僅就如何讓Toby入門單車世界,
到現在能夠可以一起進行我們後來定義出來的"
強度高的深度單車旅遊
",
遇到的相關問題作紀錄,特別是有關女性的!
廢話了一堆,
還是先來看兩張照片......
照片A 2006.6於大直橋上
2009年3月1日
「森動台灣」海拔1800M自行車道超感動誌 中橫宜蘭支線~武陵農場路線規劃概要
由宜蘭騎往武陵農場路線很單純,只要沿著台7接上台7甲線起點(7甲即是中橫宜蘭支線),行至7甲的53K處,就是武陵農場入口.
須注意的是宜蘭地區和武陵農場所屬的台中縣,天氣型態差異極大
武陵農場地區天氣預報可以參考氣象局之"梨山"地區旅遊天氣預報.
中橫宜蘭支線沿著蘭陽溪闢建,左右岸分屬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流域有大大小小多處沖積扇,沖積扇上幾乎都是高麗菜田,景觀極為特殊!
路程規劃上以南山當作中途主要休息補給點,參考以下時程和高程圖規劃,可以輕鬆騎抵武陵農場!
「森動台灣」海拔1800M自行車道超感動誌 中橫宜蘭支線~武陵農場單車2日遊 Day1
武陵農場的花景早有耳聞,但從來也沒有想到會美到令人如此感動!
回到台北已經2天了,但還是不時浮現在海拔1800M的自行車道上騎著單車,賞花賞山賞心情的情境,請容我慢慢的把這一路所拍下的一切記錄下來!
「森動台灣」海拔1800M自行車道超感動誌 中橫宜蘭支線~武陵農場單車2日遊--day 2
2/28清晨,明亮的天色預告了今天武陵谷地又是個適合旅遊的好天氣!
2009年2月24日
烏來西羅岸道路單車賞櫻
烏來的西羅岸道路是一個春天賞櫻的好路線,由於烏來鄉為了拓展觀光產業,每年都會訂出櫻花季時間,只要留意相關訊息,就可以找到適合的時機前往單車賞櫻.
今年由於天氣暖的快,櫻花開的速度很快,若沒有把握到時間,一錯過了,很有可能再等一年才能如願在一路櫻花盛開的山路上暢意騎行.
2009年2月14日
我們最棒的情人節活動 單車有情人攜腿上山頭聯誼賽
2009年2月8日
小五生的單車成人禮序篇-北橫公路單車一日行
我緊跟在小學五年級的Justin後面拍照,清晨的陽光恰好把我們騎往往北橫的身影紀錄在山壁上
-----------------------------------------------------------------------------------------------
今天是Justin五年級寒假最後一天,我們父子都忙著寫寒假作業,他是要完成一篇作文"新年新希望",前兩天已經討論好大致的內容,我則也把寒假中跟他共同自訂的單車寒假作業做個紀錄...
小五學生的北橫公路單車路線規劃
北橫對於一般有經驗的車友難度不算高,一日雙北(北橫+北宜)的勇腳不計其數,但要安排小學五年級的Justin挑戰一日北橫,需要考慮的細節還不少,因此花了一些時間討論預習,也留下了以下資料,讓有興趣挑戰北橫的車友可以參考!
右側表格說明
第一欄
地點
: 對時地點
第二欄
時間
: 去年和車友騎北橫的時間紀錄
第三欄
參考時程
: 對時地點間騎車所費時間紀錄
第四欄
累計時間
: 自出發時間起累計
第五欄
預計時程
: 這次預定時程
第六欄
實際時程
: 實際時間紀錄(表格顏色代表天色)
第七欄
差異
: 和預計時程的時間差異
2009年2月3日
以電腦割字貼紙替單車上點妝
前叉上的貼紙
單車除了造型和顏色外,圖案和文字的搭配也是整個視覺上重要一環,有時適當的加上個人化的圖案或是文字,可以讓整體外觀增色不少.
最近幫Justin組了一台MTB後,由於他的輪框上沒有任何貼紙圖案,於是想以電腦割字割幾張反光紙貼上,幫單車點妝一下.另外,對於我XCR的前叉上貼紙也早已想藉機換掉......
2009年1月31日
三芝櫻花道 單車賞櫻
三芝櫻花道近幾年知名度漸漸打開,去年無意中開車繞過一回後,被連續的坡路加上美麗的櫻花所吸引,認為非常適合台北單車賞櫻路線,開始研究適當的路線行程.
經過一番搜尋與請教
深居三芝作畫的大哥
,路線漸漸明朗....不過,要去三芝櫻花道單車賞櫻前,得先克服幾個問題:
氣候
三芝位於台灣北緣,櫻花季時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很大,若是由台北走淡金公路前往,得先受到一路逆風折磨.而櫻花道所處的山區經常下雨起霧,雨具保暖不可少.
心理
最漂亮的櫻花道附近,墓園靈骨塔處處,雖然都非常整齊甚至美觀,但事先知道做好心理建設,反倒是可以欣賞另一種寧靜,只要時間上安排早一點抵達就好....
2009年1月30日
雙泰產業道路 單車賞櫻
春節前連續幾次寒流,正好讓櫻花可以好好含育花苞,今年櫻花的花況應該會很有看頭!
雙溪的雙泰產業道路是著名的賞櫻路線,櫻花沿著產業道路種植,分布在19公里長的雙泰產業道路上,加上是2鐵的比賽路線,有一定的挑戰性,是非常值得騎單車賞櫻的好路線!
我們趁著要去頭城拜年的機會,安排騎單車由台北出發,走106線至雙溪進入雙泰產業道路賞早櫻,然後接上內大溪產業道路,由頭城大溪接上濱海公路至頭城,拜年之後至礁溪搭首都客運回台北.
時程:
0630 中和 0K
1000 雙溪高中 49KM
1140 虎豹潭午餐 61.5KM
1230 虎豹潭出發
1355 頭城大溪 78.5KM
1500 礁溪 98KM(大溪至礁溪時間為預估值)
2009年1月4日
大鹿林道-白色聖稜線
經過一上午的努力,終於看到期待已久的白色聖稜線
元旦那天,凌晨挖起Toby和Justin,去騎了一趟冷水坑及助航站,期待是否能像2005年元旦一樣,在山頂可以遇到下雪,可惜雪沒看到,倒是忘記帶長指手套,下滑時差點凍僵,還是度過一個難忘的元旦紀念日......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