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6日

單車旅遊除了休閒,還可以推動甚麼社會價值?

帶團騎車一點也不輕鬆

常常有朋友私下說:

「你們騎了這麼多路線,又寫書又有影片,都非常棒,為什麼不開團帶單車旅遊?」

對於這樣的建議其實想過,也真的偶而玩票的帶過,但知道這看似就騎車帶人出去玩的工作,實際上不輕鬆,要擔心交通安全、路線、天氣、餐飲、住宿、車輛品質等一堆細節,而且每次都還會幫大家拍影片記錄,因此心理壓力超大。

當然,各行各業本來就不輕鬆,如果團沒有特色,價格沒有競爭力,沒有人跟更吃不消,因此帶單車旅遊比想像中難。

不過我還是花了時間及金錢,去將國家的導遊執照考出來,回顧當初,會去考執照主要有三個理由:

一、取得合法資格。

二、了解旅遊業如何運作及導遊工作內容。

三、了解一般旅遊與單車運動旅遊有甚麼不同?

第一點比較單純,旅遊是特許行業,設立有特定條件,而從業的導遊、領隊要有執照才能執業,雖然我認為單車運動旅遊與一般旅遊天差地遠,但取得證照還是必要,先考到手未來有需要時就不用傷腦筋。

但也就是因為覺得單車運動旅遊與一般旅遊有很大的差異,光是在門外看摸不著邊,所以透過上課、考照與實際操作,先了解一般旅遊的一些基礎才有機會進一步,也就是第二點的「了解旅遊業如何運作」,及搞懂導遊的工作內容。

當然,如果只為了考取執照也沒這麽複雜,因為上課考試不難,就是以通過考試、口試為主,比較累的反是得付出時間。

經過上課及閱讀以及幾次帶團經驗,的確漸漸了解一般旅遊與單車旅遊有很多根本上的差異(也就第三點),由這些差異讓我了解道為何許多傳統旅遊業跨到單車旅遊,不是鎩羽而歸就是付出相當的代價卻無法回收。

有了上述這些過程,更知道在單車運動旅遊推動上,如何優化與增加影響,這也就是這篇想說的。

要討論之前,我覺得可以由當除想騎車的原始動機來展開。以下就以這個圖來分析,並分享我們的看法,以及經過這樣分析後看到我們可以貢獻什麽樣的價值

對了,由於每個人騎車動機不同,為了避免失焦,上圖是以我們的經驗為例

我們一開始接觸單車,主要心力在於體力技巧培養,也就是 0 的階段(參考上圖,以下皆同)。由於我們原本就偏好戶外活動,培養出足夠的體力技巧後,開始深入多山的台灣,也就是進入 「認識台灣」的階段。

再一段時間後,也習慣以單車做為運具,例如長程旅行或平時的公共單車,也就是產生了 1 的這段(所以實際上12算是同步,並非有數字上前後的順序)。這段與政府推動單車最大的不同處,是我們是先單車運動後才經常以單車為交通運具。

由於具備了體力技巧又偏好山林,瘋狂的騎訪台灣各地後,有了想認識更多歷史人文、環境氣候等的想法。這想法背後的理由是多認識歷史人文、環境氣候等資訊,可以提高騎車的樂趣,也可以說是可以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有了這個動機的驅使,我們在行前,尤其是主題路線,一定會大量收集資料來閱讀,也就是階段3:填補史地空白。而旅行過程中,也喜愛與在地朋友互動,這是因為行前閱讀可以帶來基本認識,行中的互動更可以帶來有感動的收穫,這裡指的就是階段4:與在地互動

階段3、4這邊要稍微補充,行前的資料收集或行中的與在地互動,在以前的旅遊就會做,但不太有系統或是有目的性;想深入了解台灣後,與之前的最大的不同是開始有意識的選擇特定主題來作為閱讀與互動的指引。

所以,我們閱讀就不會僅是上網搜尋、看看維基百科,而是會買與主題相關的書或是到圖書館借閱(很幸運的,離國家圖書館中和分館不遠)。這些由學者或文史工作者等具備相關知識的人士寫的書,都是透過各種資源經年在各地調查,讓我們可以很有架構的把台灣一些我們不清楚的過往填補。

而與在地互動,則是遇到與主題有關的在地朋友,多請教一些與主題相關但書籍文獻上沒有記載到或是我們特別有興趣的話題,而不是偏冷硬的鄉野調查。藉由這樣與在地朋友的互動,似乎更能啟發我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

從閱讀到規劃,從騎訪到互動,多年下來,我們不僅更認識台灣而且更認同台灣,因為認同而做的分享(圖、文、影等),似乎也的確能夠讓更多人願意跨出腳步。

上面即是以我們為例,讓大家理解我們是如何由一開始到產生認同。

以下影片是Toby的訪談,由她的訴說中,可以聽得出騎車後心態是如何改變:

<愛上單車15年/Toby與您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APv9BmT0vY


現在再回到「一般旅遊與單車運動旅遊有甚麼不同?」這個題目上。

一開始去考執照及上課是為了想了解「一般旅遊與單車運動旅遊有甚麼不同?」,但後來有些變化,我漸漸的想了解「我們的旅行與常見的單車團旅有甚麼不同?」

因為由以上分析,看得出光是需要具備體力技巧,且移動的運具是單車不是機動車輛,如果與原本的出團型態相比,整個服務體系並不了解單車人的需求,操作上很不容易,所以由這兩點就讓許多傳統業者打退堂鼓。因此,現在能推出車友喜愛的行程的業者,大多是本身就已經喜歡單車的人,好不容易的慢慢建立起貼近單車人的需求。

所以想了解「我們的旅行與常見的單車團旅有甚麼不同?」,得先整理業者在單車旅遊操作上面臨的狀況,我就以前面展開過的分析來依項次對照:

0 體力技巧 為了讓出團人數達到效益,業者得調整行程難度讓旅客的體力門檻降低,例如有時也會提供電輔車,且如今更是蔚為主流。

2 認識台灣 一般業者的行程中甚少有深度導覽的安排,因為產品規劃一定會依照大多數車友的需求,以賞景遊玩或是有一定的挑戰為主,因此都是較具知名度的路線為主流。

3 填補史地空白 當參團者以休閒或運動為主時,沒必要也沒有那個時間事前花時間閱讀,甚至可以說沒那個興趣。因此即便單車導遊有豐厚學養,旅客能投入的關注很有限,所以這塊談不上會有甚麼收穫(澄清一下,這不代表產品不佳)。

4 與在地互動 讓旅客自由度過高,除了會讓導遊管控難度變高,有時反而不利旅遊品質維持,萬一與在地民眾產生糾紛打壞關係,更會影響日後同產品的操作;況且許多車友參加團,圖的就是休閒放鬆,不見得會想深入社區。

5 產生認同 一路看到這裡應該很容易理解,行前沒有深入閱讀或系統性的收集資料(沒那個必要),行中又沒有自在的與在地互動(不見得想要),不太可能像我們可以透過騎車對這塊土地產生深入的認識,所以參加旅遊行程獲得的還是以休閒紓壓為主,頂多的就是多認識一些同行車友。

由於我們一直都是自己玩自己的,玩票帶團也是依照車友們的需要來進行,所以若要有標題所說的產生某些社會價值,等於打從一開始,在行程設計就需要有些不同,因此,我們把上面分析圖中的箭頭做反轉:


整理出當我們期望要靠單車來讓大家對台灣產生認同,也就是標題所說的「想推動甚麼社會價值」,我認為會有三個最重要的關鍵:

一、具備體力技巧

二、行前閱讀或收集資料

三、行程中多與在地互動

得出這樣的結論看起來有些廢話,但主要的意義在於先由我們的經驗來分析,再由結果來反推,找出流程上可以控制或優化的節點,才可能達到想得到的預期效果,不至於在過程中因為一些非必要因素而改變初衷。

所以,若動機 (Why) 是想讓大家產生認同,也就是單車除了休閒,想要還具備這樣的社會價值,流程上的關鍵行動 (How) 是要確保參加者行前有足夠的資料收集、閱讀,以及行中要能與在地互動,這樣才能達到產生對土地認同的期望。

寫到這邊,要產生認同的關鍵已經很具體,但這是由我們個人的旅行所推導出來,同樣概念是否有可能在團體行程運行,也就是是否有機會讓參加單車運動旅遊團的車友,也可以感受到對這塊土地認同的魅力?對象是誰?行程該如何規劃?

相信若業者在行程設計上別有用心,在宣傳上也有明確揭露(這點超重要),讓消費者不會有錯誤期望,其實目前的確有一些不錯的精緻行程出現;但就如前面所說,要有這樣的改變,還是有賴業者中不乏自己就是愛車人,設計出的行程能夠更貼近消費者,而上述關鍵實務上是否能放入行程,畢竟我不是業者無法得知,因此這邊就不多做引申。

只能期盼疫情趨緩後,能夠再度站起來的業者,在這段辛苦的潛沉中,能找出除了可以貼近消費者外,也可以替這塊土地種下希望的種子。

2 則留言:

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 我會盡速回應.
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