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降雨機率很低,但常一騎出門就遇到下雨,
尤其是單車還很新的時候,遇到下雨簡直痛不欲生,
騎回家邊擦邊掉眼淚(擦齒盤被刮到,痛到掉眼淚......)
但車買了還是要騎,於是好好的把氣象局網站所有資訊好好看了幾遍,
但車買了還是要騎,於是好好的把氣象局網站所有資訊好好看了幾遍,
經過幾次實際演練,漸漸有些心得,
懂得如何運用網站上的資訊,判斷一些天氣上的來攏去脈(不敢寫"預測"....)
很早以前就想整理這些心得,但聽說氣象上有些法令限制,因此每每作罷,
很早以前就想整理這些心得,但聽說氣象上有些法令限制,因此每每作罷,
另外也發現,這些心得跟氣象一樣複雜,很難有組織的方式寫下來(小弟的組織能力不是很好==...)
前陣子梅雨季時,常常在家望車興嘆,
前陣子梅雨季時,常常在家望車興嘆,
突然又想起這個話題,想想還是提出來討論討論.......
----------------------------------------------------------------------------------------------------------------------------------------
話說5月(2008)去了一趟南橫,行前除了交通外,
----------------------------------------------------------------------------------------------------------------------------------------
話說5月(2008)去了一趟南橫,行前除了交通外,
最傷腦筋的就是天氣,好死不死又遇到梅雨季剛開始,
雖然情況因此變得更複雜,但由於行前密切觀看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完整的做了功課,
該準備的雨具/保暖衣物/防曬用品,通通備齊,
所以反而有了一趟充實愉快的行程(既淋到雨也曬黑了,呵!.....)
以下就是運用氣象局的資料來判斷天氣的一些心得,提出來拋磚引玉,
以下就是運用氣象局的資料來判斷天氣的一些心得,提出來拋磚引玉,
實際氣象資訊請自行到中央氣象局網站查詢!另外圖片是最近才擷取的,與當初實際天候有所不同....)
出發前一週
在出發前一週,氣象局的預報已經出爐(氣象局會預報一週的氣象),
出發前一週
在出發前一週,氣象局的預報已經出爐(氣象局會預報一週的氣象),
主要參考以下兩個頁面,看一週後的大概天候,
然後跟大家討論,確定行程規劃。
當然,一週後的的天氣預測,只是大約了解可能的趨勢,不是很準,
了解鋒面的位置,是否會在目標日左右在目標區上方,
有關天氣圖上”鋒面”的意義,氣象局網站有相當詳細的說明,
像目前圖二上的是滯留鋒,移到哪裡可能雨就下到哪,
另外冬天的冷鋒通過後,常常會出太陽,
或是大陸的冷高壓東移出海後,天氣會變暖和等等,常常看就會看出名堂..........
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天氣現象—颱風,
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天氣現象—颱風,
颱風的路徑與速度,上述的預測圖就不是很準了,
氣象局有另外的網頁發布狀況,
通常遇到颱風來,行程最好延後或是取消為宜.
出發前1~2天
出發前1~2天要看的資訊就多了,
出發前1~2天
出發前1~2天要看的資訊就多了,
到了要出發前夕,24小時預測圖可以了解24小時後的天氣型態,
像上圖很明顯的看到6/6 08:00的預測,滯留鋒恰好在台灣中部正上方.
看過24小時預測圖後再去看氣象局的今明天氣預報,
看過24小時預測圖後再去看氣象局的今明天氣預報,
雖然如附註上或說,準確度不會很高,
但由於有顯示地理區塊,參考價值很高,預測的有兩個時段,可別看錯了.
以上的網頁大體上已經可以知道這兩天是否適合騎車,
以上的網頁大體上已經可以知道這兩天是否適合騎車,
是否攜帶雨具或風衣,行程路線的規劃適當與否,比較不會快樂出門敗興歸來.
看完未來的預測後(上述的網頁都是未來預測),
看完未來的預測後(上述的網頁都是未來預測),
出發前看些即時及過去的資料,這些資料對於判斷天候有非常大的價值.
首先就是衛星雲圖
衛星雲圖有幾個模式這裡就不詳述.....
首先就是衛星雲圖
衛星雲圖有幾個模式這裡就不詳述.....
我算是很龜毛的人,即便氣象局有很多的預測資料,還是不能滿足,
總是拉出衛星雲圖仔細看看過去48小時的雲層變化,
然後想像未來幾個小時要騎車的時間可能的雲層狀態,
希望不下雨之外,還可以見到陽光,
這時會點選12或是24小時等動態變化,看看雲層生成的速度及走向,
玩一段時間後想到一個方式,
然後以鍵盤的上下鍵慢慢選擇其他時間的雲圖(注意: 要讓每一個時間的圖都完全讀出),
等全部或是你想要的時段雲圖都被網頁cache完成後,
就可以用鍵盤上下鍵快速的前後或重複的觀看雲圖變化及雲層生成的走向,
上面的圖可以看到北部是出太陽的(滑鼠指標),
騎車有時就是短短幾個鐘頭,
如果能夠見到陽光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尤其是冬天的北部地區.
那陣子看兩邊的即時影像往往就是一邊下雨另一邊就是出太陽,
看一段時間後心理有個底,不再妄想會全程好天氣,
該帶的雨衣保暖衣物全部備齊,
整個看下來,我大概知道在台東到大關山隧道會遇到下雨,而高雄台南會出大太陽..
說到保暖衣物,騎車到高山公路,
下坡或是下雨時最怕失溫,
但帶太多衣服又嫌累贅,了解當地溫度變化可以攜帶精準的衣物.
以下這類資料可以作為參考
以下這類資料可以作為參考
南橫最高點是2722M,與阿里山的觀測站高度較接近,值得參考,
我參考上阿里山的變化圖可以知道溫度範圍,這樣衣服的準備就可以很精準了.
有些觀測站有紀錄紫外線強度,也可以作為防曬的參考.
所有觀測站的海拔等資料參考這裡:http://www.cwb.gov.tw/V6/observe/real/ob_station.htm
題外話,依我的經驗,山上每小時雨量0.5毫米時,大概就要穿雨衣了.....
看完陽光後,來看看下雨的部分....
天氣觀測>雷達回波
雷達回波是短程騎車遇到天氣不穩定時最常看的參考,
這裡要注意氣象局網站網站上的說明,大意應該就是在天空水氣多寡的示意圖(有錯請糾正我.....),
所有觀測站的海拔等資料參考這裡:http://www.cwb.gov.tw/V6/observe/real/ob_station.htm
題外話,依我的經驗,山上每小時雨量0.5毫米時,大概就要穿雨衣了.....
看完陽光後,來看看下雨的部分....
天氣觀測>雷達回波
雷達回波是短程騎車遇到天氣不穩定時最常看的參考,
這裡要注意氣象局網站網站上的說明,大意應該就是在天空水氣多寡的示意圖(有錯請糾正我.....),
如果水分含量高的雲層正往要去的地方移動,雨衣一定要帶著.....
註:由於雷達回波氣象局改版後更好用,這段在2010.03.13有貼上新版的圖,
另外,還有一個新增的降雨監測系統(http://qpesums.cwb.gov.tw/taiwan-html2/index.html)
是一個更精準可以短時間預測雨量的好工具,有興趣的車友可以好好研究!
我截下來的圖示同一時間,大家可以自己對照一下下雨的區域與雷達回波上的色塊顏色.
我想,中央氣象局短期之內不太可能有發展出單車氣象的預測,
不過藉由氣象局網站上算是很豐富的氣象資訊,
還是可以讓我們依照自己的需求來了解天後的變化,決定出門騎車與否,
以下是我看了一兩年後,北部各季節的騎車概要,
夏季
大多是高溫炎熱,常有午後雷陣雨,
安排以清早出門中午前返家為宜,烏來/坪林/陽明山一帶都是好地方
秋季
除了颱風來臨外,很適合騎車,
秋季
除了颱風來臨外,很適合騎車,
但氣溫仍不低,紫外線很強,防曬要特別注意,
因此安排早晚騎車最佳,
秋季末東北季風開始,除了迎風面易下雨外,
風勢也轉強,騎濱海一帶需留意風向…
可以參考氣象局的幾個參考點風力和風向,太大就算了吧,逆風騎車比爬坡還累...
冬季
北部冬季大多處在濕冷的天氣,
冬季
北部冬季大多處在濕冷的天氣,
好天氣往往出現在寒流剛減弱的那幾天,
若是能把握到那幾天安排出遊會有很棒的騎車品質,
我會建議可以往竹苗一帶,
往往台北下雨,冷氣團勢力未到的竹苗是出太陽,
而且東北季風季節陣風風力落差大,就算平路騎起來也不輕鬆,
這現象除了濱海外,河濱自行車道也是很嚴重.
春季
春季溫度已經回暖是單車出遊的旺季,但也是北部天氣不穩定的季節,
尤其是進入梅雨季,滯留鋒恰好在台灣上空,
移到哪裡誰就倒楣,初春時最明顯的是常常有霧氣,溼度也很高,
出門前一定上網先看一下,
很有可能與幾個鐘頭前的預測落差很大.
現在出門已經可以理解有時遇到下雨其實也是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路線疑惑其他事項請留言, 我會盡速回應.
也歡迎討論路線規劃相關分享, 讓我更可以加強blog內容!